郑洁:深圳的网球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 读特专访

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文/图
10-17 18:0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我能深刻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对网球运动十分重视。短短几年,这里的网球市场发展得非常好。”郑洁说。

“我对十五运的比赛还是很期待的,希望中国的网球运动员都能在压力下成长,打出更好的水平。”中国网球名宿、大满贯冠军得主郑洁在近日接受读特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作为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重要综合性体育盛会,十五运会将于今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承办此次的网球赛事。

谈及网球对于深圳的意义,郑洁分析道,深圳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合理规划了许多场地,大家对网球运动的接受度也非常高。“我可以说,网球在深圳的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网球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培养模式逐步多元化

本届十五运会,中国网球东道主广东队的出战名单十分亮眼,王欣瑜、袁悦都将为家乡出战女单比赛,并联手参加女双比赛。此外,还有郑钦文、王曦雨、商竣程、张之臻等多名常年征战WTA世界巡回赛或ATP巡回赛的顶尖选手参战,可谓是星光熠熠。

王欣瑜。资料图

“这几年中国网球的发展非常迅速,网球产业的学习能力很强。”谈及当今中国网坛新人辈出的环境,郑洁颇有感触。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国内现存网球相关企业达6558家,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分别占比23.53%、22.59%。艾媒数据预测,2029年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将达624.9亿元。

郑洁告诉记者,中国网球最早是传统的培养路径,需要通过业余体校、市队、省队再到国家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网球逐渐出现了全新的管理模式。“那是我们第一次可以‘单飞’组建自己的队伍去参与职业网球赛事,这也让我们开始接触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和团队运转模式。”

传统选拔、俱乐部选拔、家庭培养……放眼当下,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郑洁认为,“中国的网球培养模式已经开始多元化,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培养体系冲击职业赛场。”

图源:郑洁社交媒体

为了助力青少年网球发展,郑洁于2010年创办了郑洁杯。“创办初衷是当时的中国青少年的赛事太少,我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给小朋友搭建比赛的平台。”郑洁告诉记者,该项赛事的参赛选手在逐年增长。截至目前,每年已有超过3000名的选手参与到这项赛事中。

郑洁注意到,12岁以下的选手因为课业相对轻松,与其他国家同级别的选手差距不大。而中学以后,家长与孩子便会开始难以平衡学业与网球训练,水平也会开始出现差距。自2024年起,深圳将网球纳入中考,郑洁认为这是好的开始。“我相信通过方方面面的政策推动,青少年网球的发展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郑洁与深圳的缘分颇深。早在2018年,郑洁便在深圳创办了郑洁(深圳)国际网球俱乐部,总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景田网球中心,专注于运动员选拔、培训及职业赛事等业务。

郑洁非常喜欢深圳的年轻与活力,“我能深刻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对网球运动十分重视。短短几年,这里的网球市场发展得非常好。”

中国选手需要更强大的心态

才能战胜更强大的对手

回顾郑洁的职业生涯,2006年澳网女双冠军、2006年温网女双冠军、2008年温网女单四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双的铜牌……从四大满贯赛事到奥运会,她的网球传奇遍布全世界,成为了“中国网球金花”一代的代表人物。

赛事官方海报。

9月16日至21日,比利·时·金杯总决赛在深圳举行,该项赛事是国际网球联合会组织的世界最高级别的网球女子团体赛事。值得一提的是,郑洁担任了此次比赛的官方推广大使,“深圳能够通过这顶尖的女子团体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女子网球的力量,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中国队在比利·时·金杯中。资料图

在该项赛事中,中国队的袁悦与王欣瑜接连输球,最终在首轮不敌卫冕冠军意大利队,遗憾出局。

郑洁认为,这次比赛的失利值得反思。“比赛细节的处理和压力的转换,我觉得这是中国年轻球员未来还需要去学习的地方。”

根据《中国网球事业发展基础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网球人口达到2518余万人,相较于2021年,增长率达28.03%。“郑钦文奥运会夺冠是网球发展的一个契机,她创造的历史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项运动。” 郑洁说。

对于网球爱好者有什么建议?郑洁笑着表示,“我觉得你首先要足够热爱,无论是业余爱好还是走职业道路,只有热爱能带你走出黑暗和迷茫的时期,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葛墨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