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由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承办,福田区社会工作专项资金资助的“筑福加油站——活力小区茶聊会”玉田村专场在福田区社会工作创新实践基地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玉田村,城中村如何焕发青春活力?”为主题,采用“现场活动+线上直播”形式,吸引滨江社区代表、玉田村居民、社工、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及福田区其他社区代表近30人线下参与。
政企协同+居民自治,打造青年友好型活力样板
滨江社区党委书记刘艳媚分享玉田村的整体情况,据她介绍,玉田村作为典型高密度城中村,占地2.9万㎡,辖114栋楼宇、3010户居民,常住人口超5500人,非户籍租户占比超80%,核心人群为外来务工者、来深创业青年及深港通勤白领。针对“服务供给与青年需求错位、社区融入不足、公共空间匮乏”三大痛点,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摸排-规划-实施-反馈”闭环体系,创新“政企合作+居民自治”模式,推动玉田村向“青年友好型城中村共生社区”转型。
滨江社区主要采取三大做法解决痛点问题。一是通过精准链接需求,培育非遗文化社、美食社等兴趣社群,组建“达人工作室”和志愿服务队,提供求职指导、技能实训等多元服务,扭转服务错位局面;二是搭建“小区大事议事协商平台”,通过联席议事解决非机动车停放、天台杂物清理等治理难题,推动居民从“被服务者”转为“治理参与者”;三是活化空间资源,改造老旧天台为“天台花园”、闲置厨房为共享美食空间、楼宇公共区域为“邻里之家”,还创新设立“爱心积分超市”,以积分激励居民参与治理,让公共空间从“闲置”变“高频使用”。目前,玉田村公共空间价值显著提升,青年服务参与度、居民自治能力均大幅提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氛围。
股份公司联动发力,破解城中村治理痛点
城中村的治理离不开股份公司的持续助力。玉田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梁荣国围绕股份公司在协同治理中的作用发言。他表示,作为本土治理主体,股份公司深度参与玉田村“焕新”进程:一方面,联动社区党委、万科泊寓等企业,推进“美好玉田村”行动;另一方面,助力空间资源整合,通过“企业捐赠+社区补贴+居民赞助”模式,支持天台花园、共享厨房等特色空间改造,还协同解决“三无”楼栋管理难题,为青年打造“安全、整洁、宜居”的居住环境。梁荣国表示,股份公司将持续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为“政企合作+居民自治”模式提供坚实支撑,助力玉田村成为“来深创业青年第一站”。
专业精准服务,架起青年与社区的“连心桥”
滨江社区充分发挥专业社工团队优势,精准开展多类型服务助力玉田青年融入社区大家庭。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代表监督”三维调研模式,回收问卷,形成需求、供给、活动“三张清单”,精准捕捉青年社交、就业、学习需求;线下开设“活力天台音乐派对”“多肉联盟”等青年娱乐活动,活动时间优先匹配青年周末及夜间作息;此外,还协助培育“王姐缝纫社”“书法研习社”等兴趣社群,组织“妈妈的味道”“非遗美食传承”等活动,促进新租户与原住民融合,构建“5分钟熟人社交朋友圈”。社工主任苏静虹表示,社工团队将继续做“社区服务的执行者、居民需求的响应者”,让青年在玉田村“住得舒心、融得顺心”。
最后,龙华区第二届人大代表、龙华区观湖街道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观湖街道益群社公益服务协会发起人沈思敏分享了自己对于城中村治理经验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包括城中村儿童的学习环境改善、青年就业困境缓解、居民骨干培育等。沈思敏在活动中表示,社区、股份公司、企业、居民形成治理合力,为城中村治理提供了可参考的“玉田方案”,同时可以与其他城中村治理经验互相借鉴,推动更多城中村治理经验的跨区域推广。
晶报记者 刘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