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5岁就没来月经了,闺蜜55岁还规律来潮,到底谁的身体更健康?”
后台常有姐妹纠结绝经年龄——早了怕卵巢早衰,晚了又怕子宫长“隐患”。
到底该咋判断?
01.
更年期不看年龄,看身体信号
更年期是通俗说法,在医学上,它的规范称呼是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阶段,一般发生在45-65岁之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绝经。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明确,我国90%女性在45-55岁绝经,平均年龄48-52岁。

也就是说,45岁前绝经(早绝经)、55岁后绝经(晚绝经)其实都算“偏界”,但不是“一定有问题”,重点还是看身体有没有异常信号。
02.
怎么判断是否进入围绝经期?
很多人以为“只要到了45岁就是更年期”,其实错了!判断围绝经期,核心看月经周期变化,医学上有明确的诊断标准:
年龄在40岁以上,同时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超过7天,并且10个月内有至少2次这样的周期紊乱,就要警惕进入围绝经期了。
进入围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很多人会出现这些表现:
月经周期乱
易怒焦虑
失眠早醒
突然潮热出汗
这些多是雌激素下降引起的,不用硬扛,及时查激素、评估卵巢功能更安心。
雌激素下降是呈断崖式的,直接影响脑内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生长,下图是一位女性更年期前后大脑能量扫描图▽

图源:TED演讲《更年期如何影响大脑》
03.
绝经后要盯紧这3件事
雌激素减少的“连锁反应” 会慢慢显现,绝经后更要重视长期护理:
⭕ 雌激素减少会带来远期影响,比如骨密度加速流失,建议多食用牛奶、菠菜补钙,搭配维生素D促进吸收;
⭕ 还有泌尿生殖道萎缩(反复尿道炎、性生活干涩),别自己用洗剂,要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皮肤弹性变差、心血管风险上升,也需要通过运动、饮食慢慢调理。

✨ 特别要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围绝经期是子宫内膜癌高发期,如果出现:
月经淋漓不尽、大出血
情绪、睡眠问题严重
别想着“忍过去”,尽早就诊才能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间。
绝经是身体的自然阶段,没有绝对的“好时机”,只要通过积极的绝经管理就能平稳度过❤️。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