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4日讯(记者 张金 通讯员 黄穗妍)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与医学工程深度融合,10月10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组织市人大代表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联系点,走进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辉龙”),开展“产业联系点协同赋能 深化医工结合产业转化”主题代表议事会,通过实地视察与座谈交流,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会前,在市人大代表、亚辉龙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永波陪同下,与会人员参观亚辉龙展厅,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布局、全球市场拓展及研发技术平台建设情况,深入考察其在体外诊断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创新突破,对企业深耕行业、持续创新的发展理念给予高度认可。
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联系点召集人彭东红指出,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企业、高校、医院与代表间的沟通桥梁,促进企业需求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亚辉龙董事长胡鹍辉介绍,企业深耕体外诊断领域,已构建五大技术平台,覆盖七大业务方向,近年积极探索医工结合路径,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可穿戴式血糖监测仪等创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期待进一步加强政企校医协作。
随后,深圳技术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匡绍龙分享医工交叉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坦言面临技术成熟度中期“死亡之谷”挑战,研究院希望通过概念验证、原型开发和最小可行产品孵化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评估与早期转化支持。与会省、市、区人大代表及专家围绕产业痛点展开热烈讨论,聚焦“产学研用”链条构建、审批流程优化、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杨勤指出,深圳医院资源在医工结合中的参与度有待提升,建议发挥人大代表与产业联系点作用,推动政策优化破解市场障碍;廖海兰代表建议争取国家、省级权限下放,缩短创新产品入院及医保准入周期,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王明军代表呼吁群策群力形成务实方案,充分发挥高校、企业与医院的协同合力,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成果;市人大代表生物医药产业联系点召集人刘海波从完善集采定价、强化融资支持、优化“白名单”管理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助力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拓展海外市场;省人大代表李朝阳建议推动顶尖医院对创新产品开展早期评估与示范应用,使其通过临床价值获得认可。
金融与临床领域代表也积极发声:宋磊代表介绍银行通过补贴贷款为企业提供过渡性资金支持;王建红代表分享与亚辉龙的合作经验,强调深化“医校企”协同的重要性;李栋才代表建议人大进一步发挥桥梁与引导作用,推动相关平台出台明确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在合规前提下释放临床人员的研发潜力,加速医工结合创新项目的落地转化。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杨云彪作总结讲话,高度肯定本次活动成效,认为活动汇聚多级代表与多方智慧,形成初步共识。他强调,未来将持续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推动科研、临床与产业深度融合,切实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为深圳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