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发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共收录300项突破性发明及100项特别提名。华为、比亚迪、传音、影石创新、拓竹科技等多家深企的明星产品上榜,凭借精巧设计与卓越创新畅销全球市场。
近期,国内外一系列排行榜陆续发布,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MIT“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深圳表现亮眼,各类企业、机构和个人频频上榜。
上榜的既有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全球知名大企业,也有雷鸟创新、拓竹科技、库犸科技、影石创新等细分行业明星企业,还有深大、南科大、港中深、深圳医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这些榜单不仅揭示了深圳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创新密码,更展示了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深圳企业品牌闪耀全球
《财富》世界500强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榜单。今年最新一期排名显示,中国130家公司上榜,其中包含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深投控、立讯精密、中国电子等10家深圳企业。这10家深企同样霸榜各类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大都跻身前100名。最新一期《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显示,深圳38家企业入围,除了前面提到的10家世界500强企业,还有中集、神州数码、中兴通讯、阳光保险、立业、中广核、心里程、金地、传音、微众银行、永道控股、爱施德、创维、中金岭南、金雅福、欣旺达、华侨城、天行云、深能源、汇川技术、迈瑞、鹏鼎控股、格林美、海王生物、国银金融、深燃气、瑞声科技、广深铁路等。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深圳共27家企业入选,荣耀终端、优合产业等企业榜上有名。
在深圳,大企业顶天立地,还有大量创新型企业在开天辟地。自2010年设立“50家聪明公司”评选以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始终致力于挖掘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特别看重企业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捕捉市场和商业机会。最新评选结果显示,9家深圳企业上榜,既有华为、比亚迪等巨无霸“链主”企业,也有雷鸟创新、拓竹科技、库犸科技、影石创新、游戏科学、韶音科技、光羿科技等7家凭借技术创新取得细分行业领先的“明星”企业。
还有一类企业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潜力无限的“独角兽”企业。《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显示,深圳独角兽企业42家,其中2024年新晋独角兽企业13家,为引望智能、荣耀、元象XVERSE、康诺思腾、杉川机器人、礼鼎半导体、宏芯宇、创想三维、猿人科技、拉普拉斯、英飞源、编程猫和蕉内。
近期还有一些细分领域榜单发布,29家深企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多家深企跻身百强,包括平安、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深投控、阳光保险。福布斯中国发布跨国经营30强,比亚迪、江波龙、立讯精密、协创数据、影石创新等5家深圳企业入选。
这些企业大都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既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也有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能源、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每家企业都有别人无法取代的“杀手锏”“硬科技”,显示了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今年以来,除了各类企业频频亮相国内外各种排行榜,深圳高校、科研机构等持续亮相各大榜单,且入选人数、排名稳步增长,说明深圳高等教育、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了“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深圳3所高校位列全球500强,南方科技大学位列全球101-150名,深圳大学位列全球201-300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列全球401-500名。
前不久发布的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深圳多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超160人上榜。其中,南方科技大学68人,深圳大学42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6人,深圳理工大学9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3人,深圳技术大学3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人。此外,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等机构和公司也均有人上榜。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共同发布《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深圳千余位科学家和学者上榜。其中,深圳大学上榜数量在非“双一流”高校中位列第一,南科大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分别在两个榜单中位居第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均榜上有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儿童医院等单位、科研机构也有多人入选。
在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方面,MIT“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名单刚刚揭晓,3位深圳青年学者上榜。其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赵成龙(35岁)从事碱金属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副研究员林苑菁(34岁)致力于将材料制备、器件优化、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移动式健康医疗监测应用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俞江帆(34岁)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用微型机器人领域。
还有很多榜单不能一一罗列,仅从上面这些就能看出,深圳创新发展成果持续涌现并且极具全球竞争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我为十五运加油#今天是播报主播。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全民迎全运,体态筑未来-志愿小记者亲子脊椎健康普及”活动 10月12日上午,我参加了“全民迎全运,体态筑未来-志愿小记者亲子脊椎健康普及”活动,我们共同学习了脊椎健康知识,这次活动令我收获颇丰。 首先,参与人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一些人还分享了与脊椎健康相关的生活故事,用真实经历强调了守护脊椎的重要性,引发了在场人员的共鸣。 随后,陈老师针对日常脊椎放松误区进行讲解,指出工作学习劳累时扭脖子的行为会增加脊椎不稳定性,并现场示范了正确的放松方法。我们跟随练习后,都感觉到脖子和脊椎的紧绷感明显缓解。 接着,蔡老师教我们如何预防和测量脊椎侧弯以及脊椎侧弯的早期介入。告诉我们脊椎侧弯的重要性和对身体的影响,同时着重强调保持正确站姿、坐姿和睡姿的关键作用,为亲子家庭提供了实用的健康指导。 活动最后,老师们为现场的参与者进行脊椎检查,并结合个人情况给出了个性化健康建议。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了脊椎健康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从纠正一个小姿势、坚持一次放松动作开始,一起关注脊椎健康,用健康的体态迎接每一天。
00:35
环西丽湖绿道草涧驿的梦幻花田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12日拍摄,今日走进深圳市南山区环西丽湖绿道(碧道)草涧驿,邂逅一片绚烂的花田。紫色的蓝花鼠尾草肆意绽放,形成迷人的花海景观,漫步其中,仿佛踏入了童话世界,感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读特小记者#
#读特小记者# 在香港🇭🇰发现乐高的各种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