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由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港理工”)主办的国际低空经济高峰会开幕。据悉,本届高峰会聚焦全球低空经济领域发展,汇聚来自政、产、学、研各界专家,旨在搭建交流平台。在当天举行的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分论坛等环节,专家们聚焦低空空域管理、产业发展模式、城市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为加速粤港澳大湾区航空物流枢纽的发展贡献锦囊妙计。
10月9日,国际低空经济高峰会现场。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在致辞中透露,当前世界各地都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中国香港也在加速推动低空经济部署。今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38个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截至9月底,已有17个项目正式落地,在本月还将再推动11个项目落地。
“低空经济被视为香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黄伟纶指出,监管沙盒机制旨在为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提供可控测试环境,以平衡创新与安全。公开资料显示,首批落地的17个项目涵盖物流配送、空中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参与机构包括本地初创企业和国际航空科技公司。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珮帆在致辞中指出,低空经济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航空科技、新材料、人工智能、通信导航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她相信,低空经济是结合高端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催生新的产业链,从而改变传统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毕奇在会上发表了以“筑建航控服务智联网,释放低空经济新潜能”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低空经济正在从探索阶段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数字低空是低空经济的关键底座,把“低空经济”和“数字治理”结合起来发展,才能真正释放潜力。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无人机、飞行控制等服务的智能化管理。这一体系将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无人机物流、巡检、安防等应用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毕奇表示,中国电信作为低空经济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将抓住机遇,积极布局。
10月9日,国际低空经济高峰会期间举行了两场圆桌对话。
当天,峰会上还举行了两场围绕政策、产业、科学与学术界协同创新话题的圆桌对话。来自多国低空经济领域的政府官员代表、国内外产业界的代表讲述了各自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成功实践案例,以及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月9日,国际低空经济高峰会现场。
记者了解从港理工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处了解到,港理工于今年9月开设低空经济硕士课程,是中国香港开设低空经济专业的唯二高校。去年11月,港理工举办航天航空科技创新高峰会,并在峰会上正式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目前,这一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已开展多个跨学科研究,涵盖基础设施部署与低空经济营运、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开发等领域。
(本文图片来自香港理工大学)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