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忆烽火,篆刻敬群英!南园街道双节双展不容错过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郑碧燕
09-30 15: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就在 iN 城市广场,国庆、中秋假期持续开放

9月30日,国庆、中秋双节喜庆氛围渐浓之际,南园街道文化站携手企业服务部,在iN城市广场精心筹备的两场红色主题展览正式开幕。此次展览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连环画展”与“东江纵队营救中国文化名人肖像篆刻展览”为核心,既为辖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盛宴,也以艺术之名回望历史、致敬英雄,让红色精神在双节期间浸润人心。

连环画忆烽火

一页一画传精神

“连环绘抗战,丹青铸英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连环画展现场,百余册上世纪原版传统连环画整齐陈列,泛黄的纸页间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鸡毛信》中少年海娃的机智勇敢、《地道战》里军民联防的智慧谋略、《小兵张嘎》的灵动热血、《小英雄雨来》的不屈意志……一幅幅线条鲜活的画面,既是艺术家“以笔为枪”的创作结晶,更是抗战时期全民同心御侮的生动缩影。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与大众文化的融合载体,这些“小人书”曾是抗战时期极具感染力的宣传力量,如今则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展览现场,不少居民驻足翻阅,有的家长带着孩子逐页讲解故事背景,有的老年观众则回忆起儿时阅读连环画的经历,感慨“从这些画面里,更能懂当年的艰难,也更珍惜现在的和平”。

南园街道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精选原版连环画展出,正是希望让不同年龄层的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墨香与色彩中感悟伟大抗战精神,明白“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从先辈奋斗中汲取前行力量”。

篆刻间见赤子心

一印一刻显担当

毗邻连环画展的“东江纵队营救中国文化名人肖像篆刻展览”,则以金石之美再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壮举。展览收录了龙华印社艺术家创作的31枚肖像篆刻作品,茅盾、廖沫沙、何香凝等文化名人的形象与姓名被巧妙融入印章设计,既保留了篆刻艺术的古朴韵味,又通过肖像刻画让人物“形神兼备”,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温度。

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展示,更是一堂“行走的历史课”。现场展板详细还原了1941年香港沦陷后,东江纵队奉命营救800余名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与国际友人的历史事件,特别突出了辖区赤尾渡作为西线交通关键枢纽、文化人士抵深首站的重要地位。“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这么重要的历史!”居民李女士在了解赤尾渡的红色故事后感慨道。

通过篆刻艺术与历史叙事的结合,居民们得以近距离触摸本土红色基因,深刻体会到“英雄从未远去,历史就在身边”。

以文化暖民心

南园街道深耕群众精神家园

两场展览同步启幕,是南园街道在双节期间回应群众文化需求的生动实践,更是街道长期深耕基层文化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南园街道始终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立足辖区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传统艺术+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从挖掘本土红色地标故事,到用连环画、篆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传播历史,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让红色精神“传”下去。

此次双节主题展览,不仅为iN城市广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让居民在休闲过节的同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下一步,南园街道将继续围绕群众需求,策划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活动,持续擦亮辖区文化品牌,以文化力量凝聚社区共识,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注入基层活力。

据悉,两场展览将在国庆、中秋假期持续对群众开放。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郑碧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