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台风“桦加沙”影响逐步减弱,南山区风雨渐歇,城市运行秩序正稳步恢复。在这背后,离不开广大应急人员与志愿者队伍的逆行坚守。南山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南山公益救援队”)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从预警备战到一线清障始终冲锋在前,展现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响应的专业素养与高效执行力。
闻“风”而动,提前部署筑牢安全防线
早在台风影响前夕,南山公益救援队便已启动应急响应。9月21日,救援队启动救灾I级预警,同步研判台风动向;23日,进一步启动专项预案,配齐救生艇、油锯、应急电源、医药包、AED等专业装备,全面进入备勤状态;至24日,备勤力量增至63人,并安排10名资深心理教师待命,为灾后心理干预做好准备,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护网。
台风影响期间,救援队闻令而动,高效响应民生诉求。23日夜间,接区应急管理局指令,某小区地下车库面临淹水风险,车辆转移困难。救援队迅速联动区物业管理协会,协调机动车移车器赶赴现场协助排险,及时化解安全隐患,以高效协作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冲锋一线,高效清障恢复城市运转
9月24日清晨,受台风影响,桃源街道多处路段出现树木倒伏,部分主干道及小区出入口通行受阻。接到支援请求后,南山公益救援队迅速响应,首批15名队员立即赶赴街道办事处集结。
行动前,街道相关负责人现场部署,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引领贯穿防御抢险全过程,并严格落实安全作业规范,科学安排人员轮换与后勤保障,确保清障工作安全有序推进。
队员们随即分为两组,携带专业油锯、防护头盔等装备,赶赴龙珠大道主干道、郁金香家园小区、俊峰丽舍小区等点位开展作业。风雨中,队员们分工协作,高效完成树木切割、断枝清理等工作,快速恢复道路通畅,展现出专业的应急救援能力与高效的政社协同机制。
政社联动,构建防灾减灾共同体
南山公益救援队是由桃源街道孵化培育的一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共青团南山区委员会与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的指导支持下,队伍已汇聚1187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共同投身南山区公共安全事业。作为政府应急体系的重要辅助力量,队伍长期探索“政府指导、社会协同、志愿者参与”三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模式,通过常态化沟通、联合演练等方式,持续完善协同响应机制,提升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在本次台风应对中,政府统筹协调与救援队专业处置密切配合,有力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彰显出基层治理中政社联动的良好效能。目前,救援队正持续开展台风过后隐患巡查、环境恢复等后续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基础。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