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44岁的林女士(化名)一直被反复发作的头痛所困扰。3年前,她确诊患有卵圆孔未闭(PFO),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未能及时进行治疗。近日,林女士的头痛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决定前往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心内科寻求专业帮助。医生微创治“心”病,为她实施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经皮介入封堵术。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心内科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廖新学主任名医工作室成员龙明教授为林女士顺利实施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经皮介入封堵术,该手术成功封闭了心脏的异常通道,从根源上预防了潜在性脑卒中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患者全程清醒,手术时间约30分钟
据介绍,卵圆孔未闭(PFO)是成年人中常见的心脏结构变异,约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出现。卵圆孔是胚胎时心脏内的生理性通道,大多数人的卵圆孔在出生后1年内自行闭合,若超过3岁未闭则形成卵圆孔未闭,类似心脏内部留着一扇“小门”。对于存在PFO的多数人来说,这扇“门”安静无害,可终身相安无事,故无需处理。
但部分PFO人群在某些情况下,如咳嗽、憋气(搬重物、用力排便、潜水等动作)时,这扇“门”会突然冲开,让静脉系统的微小血栓避开肺循环过滤,直接“偷渡”进入动脉系统(即发生“反常栓塞”),可能引起反复偏头痛、头晕、晕厥,甚至引发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尤其是中青年脑卒中)。如果你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又找不到常见原因,尤其是年轻患者,就需警惕PFO的可能。
一旦确诊PFO且出现上述症状,心脏微创介入封堵术是临床上用于关闭PFO的精准且对医生技术和经验要求高的治疗方案之一。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PFO封堵术可用于降低特定患者群体发生反常栓塞的风险。通过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穿刺,医生用细导管将一枚精巧的“小伞”送到心脏PFO处,封堵器在PFO处释放,以达到封堵的目的。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具体时长因人而异。
此外,新一代可降解PFO封堵器也已应用于临床。与传统封堵器不同,其在完成封堵任务后可在体内逐步降解。多数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能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但术后恢复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封堵器内皮化(组织覆盖)的过程通常需要数月时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目前,廖新学教授名医工作室已正式揭牌,并于每周五在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定期出诊,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