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三防办提醒:警惕台风过后次生灾害,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09-24 19:06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冬英 通讯员 田锦华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正从深圳南部近海掠过,虽强度逐渐减弱,但其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已使土壤饱和,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增大。

据气象部门监测,超强台风“桦加沙”已给宝安区带来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降水过程。虽然台风正逐渐远离,但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暴雨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风险仍然很高。

为此,宝安区三防办发布以下防范提醒,请广大市民保持高度警惕。

1.认识次生灾害的滞后性

暴雨过后,当您看到天气转晴而放松警惕时,危险可能正在逼近。地质灾害在雨停后仍可能发生,因为土壤吸水饱和后,山体、边坡的自重增加,抗剪强度降低。因此,雨停后不能松懈,请您注意防范房屋和道路旁边的山体、陡坡可能发生崩塌、滑坡。

居住在隐患点附近的居民应牢记“住楼上不住楼下,住前屋不住后屋”的原则。下雨时立即从楼下转移到楼上,从房间后部移至前部,为可能发生的灾害争取逃生时间。

2.识别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发生前,山体可能出现掉落土石、小崩小塌等现象;山坡上可能出现裂缝、塌陷,或者坡脚处的土地向上隆起。

滑坡发生前,常常会出现坡脚变形、掉土落石、流黄泥水等迹象。断流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流、泉水突然干涸、岩石开裂或发出被剪切挤压的声音,也是滑坡的前兆。

泥石流发生前,河(沟)床中正常流水可能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伴有柴草树木;沟谷深处可能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的声响。

3.掌握科学避险方法

若遇到山体滑坡,应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迅速逃离,切忌顺着滑坡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当处在滑坡体上时,不能慌乱,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如果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应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或抱住大树等固定物。不要靠近房屋、围墙、电线杆等可能倒塌或带电的物体。

应对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两侧山坡高地逃生,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注意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

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奔跑,也不要停留在凹坡处或试图上树躲避。

4.注意雨后安全防范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雨后不要立即前往山区、郊野公园、绿道、盘山公路等区域。这些地方通常要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解除并确保安全后才会重新开放。

不要立即清理现场:雨后切勿马上清理排水沟和边坡垮塌土体,避免遭遇二次灾害。如果发现地质灾害迹象,请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配合转移安排:若所在区域受到地质灾害影响,应积极配合辖区政府的避险转移安置工作。已撤离人员不要急于返回危险区域。

风雨减弱后,请继续关注官方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如发现地质灾害前兆或异常情况,请立即向社区、街道或相关部门报告。

安全无小事,防范保平安。让我们共同做好台风过后的安全防范工作,守护您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