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是“去辽阔处——阿勒泰·花城文学周”系列活动的首日,在新疆阿勒泰静谧而富饶的土地上,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内迎来两场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温度的文化活动:“不负青山”——《阿勒泰地区植物图鉴》出版签约仪式和“生灵跃动时”——王族《植物呼吸,动物奔跑——西部生物志》新书发布会。
据介绍,《阿勒泰地区植物图鉴》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地记录和展示阿勒泰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提供重要资料。这也是花城出版社继《我的阿勒泰》等散文作品之后,拓宽文学出版界限而出版的一部图文并茂的通识植物图鉴。此次签约仪式标志着《阿勒泰地区植物图鉴》项目正式启动,阿勒泰卫健委张文磊主任为活动致开场词。
《阿勒泰地区植物图鉴》将全面收录阿勒泰地区的维管植物,包括阿尔泰金莲花、新疆猪牙花、阿尔泰瑞香等特色物种。书中不仅有精美的植物图片,还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生态习性等进行详细介绍,并从植物学、生态学等角度进行专业解读。届时,这本图鉴将成为人们认识阿勒泰植物、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为推动阿勒泰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阿勒泰地区植物图鉴》有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境分布的文字描述。“打开图鉴,广大读者就会走进阿勒泰地区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认识植物,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提高对阿勒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名誉馆长王仁说,“世界上没有植物就没有生命,保护爱护植物,关注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植物呼吸,动物奔跑——西部生物志》新书发布会也于同日启动。该书作者、著名西部书写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王族亲临现场,与著名作家陈崇正、知名评论家申霞艳,以及出版方代表花城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懿一同出席活动。该书兼具文学审美与生态教育价值,是一部难得的现象级自然文学作品。它既为西部立传,也为生灵歌唱,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其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陈崇正表示,王族的文字饱含对西部大地深切的敬畏与热爱,书中每一个故事都仿佛能让人听到植物的呼吸、看到动物的奔跑,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生命感是作者长期扎根西部的结果。陈崇正认为,这部作品为读者理解西部、理解自然提供独特的文学路径,其价值远超一般的散文集,堪称一部用文学完成的生态档案。
王族坦言,自己长年行走于西部的戈壁、沙漠、雪山、草原、河流与湖泊之间,始终被这片土地上坚韧而绚烂的生命所震撼。他提到,动植物其实与人类早已融为一体。他举例说:“之前在阿勒泰白哈巴,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当地一位牧民告诉我,阿勒泰有个神奇的点,有些年长的牧民能听懂羊的语言。我觉得不必用科学方式去探究或研究这件事,它本身就蕴含着生命的神奇与力量。”
在他看来,西部的动植物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文化的符号和社会历史的见证者。本书所记录的34种植物和26种动物,无一不是西部自然与人文精神的代表性符号。王族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让更多人关注西部生物的生存状态,思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永恒命题。
暨南大学教授、评论家申霞艳从一位阅读者、生活者及专业评论者的角度,对《植物呼吸,动物奔跑——西部生物志》进行解读。她认为:“我觉得他把西部的人文地理、西部多民族多元文化,以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融,通过植物的呼吸和动物的奔跑显现出来。这样一本厚重的书,会改变我们那种单纯认为兽性与人性对立的认知,也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和动物、植物之间密不可分,达到‘万物合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理想哲学境界。这本书也唤起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唤起我们对这些生命的珍爱。”
她进一步指出:“王族在这部作品中成功跨越传统自然书写的范式,将植物与动物置于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维度中进行观照,使其不再是背景或符号,而是拥有自身生命叙事与精神底蕴的主体。”申霞艳认为,书中对60种西部动植物的书写,既具文学感染力,又富知识性与思辨性,展现作者卓越的叙事控制力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植物呼吸,动物奔跑——西部生物志》以个人化的文学散文形式,深入描绘西部尤其是新疆、西藏、甘肃等地60种动植物的生命故事。作品不仅介绍这些生物的自然属性,更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文化象征及与人类交织的复杂关系。书中大量生动细节展现西部生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如植物在风雨中的固守、动物在凛冽中的奔徙,从而揭示出它们作为“大地之子”与人类同行的深层价值。
(花城出版社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