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至14日,“面向数智文明的科幻文艺与AI人文研究”学术会议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数字人文分会第三届年会在深圳大学举行。两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鹏城,共同探讨数智文明中的新人文研究。
本次会议聚焦“面向数智文明的科幻文艺与AI人文研究”,致力于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程中的数字人文研究及文学新存在形态与新世界认知。深圳大学党委吴报水副书记、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朱翠萍秘书长、数字人文分会会长曾军教授、参会刊物代表胡范铸主编、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弋灵书记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塑人类文明形态的当下,会议关注数智文明与人文研究的交叉前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曾军教授指出,当前的技术变革正在将科幻文学中的想象变为现实,也为AI人文研究提出三大核心问题:数字人文技术的加速应用、未来人文思考的方向以及AI时代的数字人文技术是否具有科幻属性。
本次会议共有三场主旨发言、一场青年圆桌论坛和七个分议题,以及相关数字人文成果展示,聚焦数字人文、科幻文艺、AIGC创作、新大众文艺、新文学理论、网络文学、电子游戏等不同文艺类型、文学理论,致力于从宏观到微观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的文学形态、文学研究方法、文学理论与文学价值重构。
青年圆桌论坛特别邀请五位学者分别就电影研究、跨媒介研究、网络文学研究、数字人文研究、科幻研究介绍本领域的前沿发展,同时从不同角度理解并阐释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新文艺理论建设。
会议现场举办了数字人文创新成果发布与展示,并为《数字人文教程》揭牌,呈现了深圳科幻文旅地图、基于大模型结构化生成角色与故事的AIGC开源项目-魔法少女生成器等多项前沿实践成果。
本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数字人文分会和深圳大学联合主办,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办,由《文化艺术研究》和《数字人文与科幻研究学刊》协办。这场盛会还得到了众多优秀学术期刊的支持。《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化艺术研究》《上海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电影艺术》、Chinese Literature & Thought Today、《学术研究》《电影理论研究》《东岳论丛》等主编或编辑到场支持。
(图片由深大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王雯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