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戈壁滩上结出“致富果”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孙铭阳
09-13 12:35
摘要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戈壁滩上结出“致富果”

秋日的帕米尔高原边缘,阿图什市的戈壁滩上泛起别样生机——2900亩的无花果三产融合园内,47座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棚内“波姬红”无花果缀满枝头,全年365天可采摘的景象,打破了人们对边疆水果“靠天收”的固有印象。

2025年3月,第十四届中国无花果产业发展大会在此举办,150家国内外单位齐聚,见证这座“中国无花果之乡”以全产业链思维,让小无花果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大棚内的无花果

 产业崛起,科技是核心引擎。阿图什市依托科技创新园,联合企业、高校共建无花果研究院,构建起“科研+基地+推广”的技术体系,从品种选育到高效栽培,全方位为产业赋能。新疆海德坤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团队,是“甜蜜产业”建设的主力军。种植技术部主任范延成扎根大棚一线,每天穿梭在藤蔓间记录数据,他带领团队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改良戈壁土壤,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通过植株矮化与定植技术,实现“一叶一果”的精准生长,大幅提升单产;智能温湿度调控、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更让种植管理实现精细化,既增产又节约成本。

切开的无花果

“过去当地无花果亩产只有800公斤,现在能达到4000公斤!”新疆海德坤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省业自豪地说。2023年,他带着12年无花果全产业链运营经验、精英团队和多项专利技术来到克州,成功将优质品种“波姬红”引进帕米尔高原,攻克了边疆地区无花果产期短、产量低的难题。在他的推动下,融合园整合种植、加工、文旅三大板块,建成2500平方米的无花果文化展销和研发中心、6300平方米的无花果酒厂,开发出果干、果酒、果酱等深加工产品,让无花果的价值实现“多级跳”。

各种无花果产品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源源不断惠及当地群众。融合园坚持“授人以渔”,无偿为农民提供优质果苗和技术培训,已培养出一批掌握科学种植技术的新农人。努尔巴哈尔·艾斯卡尔、阿妮柯孜·阿吉木等本地青年,也在产业发展中找到了人生舞台。2000年出生的努尔巴哈尔,大学毕业后用专业知识守护食品安全;2001年出生的阿妮柯孜,在大棚里将所学转化为实践,成为技术骨干。

“我们要让产业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带动就业和传承文化。”公司运营总监陶丽说。2023年中秋,她策划的帕米尔臻品中秋团购会,让阿图什无花果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作为克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聘讲师,她还牵头举办校园招聘会,为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已提供35个就业岗位,助力青年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新疆海德坤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被授予“带动就业先进企业”称号,王省业也获评青岛市“双带”青年人才先进典型,还被聘为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荣誉村主任”。

无花果酒厂介绍

从戈壁滩上的试验田,到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从单一的种植产业,到“种植+加工+文旅+科普”的多元业态,阿图什无花果产业的蜕变,是边疆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如今,走进融合园,游客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在文化展销中心了解无花果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在科普研学基地学习农业知识,“春赏叶、夏品果、秋酿酒、冬研学”的全季旅游模式,让无花果成为连接农业与文旅的纽带。

 小小无花果,串联起一条从田间到餐桌、从产业到文化的振兴链条,正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甜蜜篇章 。

(作者:孙铭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