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9月10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为期五天。
毕马威中国在服贸会期间对“消费50”系列榜单评选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展望,并对外发布了《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国资国企在低空经济中的核心优势与发展策略。
第五届“消费50”评选聚焦八大维度
据介绍,毕马威中国2021年起启动了“消费50”系列榜单评选活动,为消费市场各品牌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评选活动从最初聚焦新国货的六大创新维度——体验、功能、技术、设计、模式与营销,逐步拓展至融入ESG理念、强调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字化运营,再到重点关注“新常态下的增长”,每一阶段的演进都深刻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变迁与品牌成长的深层需求。
毕马威中国北方区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吴旭初介绍,2025年第五届“消费50”评选将进一步升级,设置了品牌价值与社会责任、用户体验与服务生态、智能化与创新能力、供应链与运营效率、市场洞察与消费者细分、产品与服务差异化、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以及组织与团队能力等八大维度。此次评选不仅延续了对多维创新的重视,更强化了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与长期主义经营的考察,尤其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情绪经济、绿色消费等新兴趋势背景下,为企业指明从战略到实施的关键成长路径。
吴旭初指出,消费市场正面临更为复杂且多元的新局面,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的边界不断拓展,国内外品牌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另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消费场景,改变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不再仅关注产品本身,对消费体验、品牌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这对消费市场各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更为深刻的变革要求。
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四个要”
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毕马威中国在本届服贸会上重磅发布的《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自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以来,中央与地方层面持续释放多项政策利好,低空经济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部门协同推进相关举措,推动该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在低空产业发展中,国资国企积极履行功能使命,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对超过170家低空经济相关上市企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资国企上市公司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表现出更强的增长韧性。针对国资国企低空产业发展,《报告》提出“四个要”的战略建议,包括要从区域整体规划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要在低空经济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推动创新聚能发展,力争成为“链主”型企业;要创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开展跨界合作,推出“爆点”应用;要发挥国资国企资源整合优势,争取国家示范试点,推动低空经济监管体系完善。
毕马威中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乔漠表示,整体看,国资国企正强调创新体系化建设,包括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等。国资国企可以通过打造创新与服务平台,整体谋划域内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主导地位,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与转化应用。国资国企也可以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作用,比如提供融资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分担投入风险,通过基金平台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对接创新资源、发掘市场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