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亿立方米!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陈晓燕
09-10 14: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9月1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减少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恩平15-1平台。通讯员 黄思颖 摄

恩平15-1油田作为我国南海东部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绿色发展理念相悖。

中国海油历时四年研究,率先在该油田推动我国海上首个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项目投用,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达10余万吨。今年5月,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该油田平台投用,实现了海上CCUS装备、技术和工程的全链条升级,通过技术手段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氧化碳封存,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未来10年,该油田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生产人员进行二氧化碳压缩机流程调节。通讯员 吴晨 摄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作业公司副总经理徐小虎介绍说:“该项目自正式投运以来,已持续安全运行超15000小时,高峰日注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以‘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为我国海洋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成为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的重要实践成果。”

恩平15-1平台二氧化碳封存撬块全貌。通讯员 黄思颖 摄

中国海油积极引领海上CCUS发展潮流,推动CCUS从单点示范走向集群化发展。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将精准捕集大亚湾区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至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形成完整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CCUS产业链。同时,充分挖掘二氧化碳在提高油气采收率方面的巨大潜力,计划以渤中19 - 6气田为中心打造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南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生产部经理吴意明表示:CCUS技术的稳步发展,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并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及驱油管柱。通讯员 黄思颖 摄

编辑 刘彦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陈晓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