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华大集团迎来26周岁生日。当天,华大举行了以“健康美丽·人人可及”为主题的2025全球新品发布会。一系列覆盖公共卫生、主动健康、粮食安全等领域的系列新技术、新工具与新方案亮相。其中,创造全球日交付量纪录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发布。这一测序仪解决了高产与快速无法兼得的难题,刷新了规模测序的纪录。
发布会现场。图源:华大集团
测序界日交付王者亮相
“量速两全,质本兼顾”,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华大智造产品市场副总监张陆琪用这两个词概括T7+。她表示,以往高产和快速在测序时无法兼得,而T7+打破了这一不可能。通过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DNBSEQ™测序技术、StandardMPS 2.0测序生化体系等,T7+实现了4张载片灵活并行,单张载片最高产出数据量达3.6 Tb。
从外观来看,T7+“身高”1.76米,占地面积1平方米,是可以自由进出各类实验室与电梯的“体型”。在这样一个方盒子里,集成了DNB制备、DNB加载、测序、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压缩等七个模块,一台设备实现“文库进,报告出”的全流程。
在数据方面,在PE150读长下,T7+可在24小时内完成超14Tb的数据产出。这一数据刷新了测序仪全球日交付能力纪录——T7+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人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年WGS处理能力达35000例。
据悉,这一测序仪适用于时空组学、细胞组学、蛋白组学、队列研究、农业育种、基础科研、临床研究、病原微生物、表观组学、癌症研究、转录组学等多个领域,可以满足面向大规模人群基因组研究的高效推进、多组学分析中高深度数据的高效获取,以及临床研究场景下稳定、规模化的测序需求。
在发布会现场,华大基因、吉因加、贝瑞科技、美吉生物、欧易生物、派森诺、格致博雅等与华大智造签署合作协议,成为T7+首批签约客户。
记者了解到,今年也是DNBSEQ测序技术十周年。据悉,DNBSEQ测序技术(DNA纳米球测序)是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也是其测序平台的核心技术。它通过独特的DNA纳米球(DNB)制备和加载方式,结合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cPAS)技术,实现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基因测序。
10年前,基于华大智造DNBSEQ测序技术的首款国产基因测序仪BGISEQ-500面世。10年后,华大智造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激发光”“自发光”和“不发光”三种不同技术路径测序仪的机构,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测序的中国方案。单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随着技术的成熟、普及日益降低。
给食品出具“基因身份证”
除了测序仪这一成果,在发布会现场,还有一系列的主动健康、粮食安全领域的新技术、新工具与新方案亮相。“一头一尾”食品质量安全DNA溯源检测解决方案是其中之一。通俗地说,这是一个为食品出具“基因身份证”的方案。
华大鉴正总经理刘佳向记者介绍:“‘一头’指产业链的生产端,‘一尾’指消费端,这一方案利用DNA作为生物遗传物质的唯一性和稳定性,为食品溯源打造“天然身份证”,实现两端信息的无缝衔接与验证。”通过这一方案,主要解决,产品名不副实和掺杂掺假的问题。
刘佳表示,传统的方案涉及到大量的一对一检测工作,而“一头一尾”方案可以“一检多”。她进一步解释,以前的检测未知成分时,需要用相应的试剂盒去一对一检测,比如通过检测才能确定这是牛肉、羊肉还是鸡肉,但是通过高通量测序,在遇到未知成分时,检测后通过与DNA数据库比对,就可以分析出成分是什么。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方案已经投入市场使用,五常大米就有自己的DNA数据库。“我们给五常大米建立了整体的品种鉴定解决方案,只需要通过一粒大米就可以来鉴定它是不是真的五常大米。”刘佳说。
除了上述两项重磅成果外,基因检测领域通用智能体GeneT Agent、专业基因检测智能平台iGeneT Pro、AIO(All-in-one)生化一体速测方案、华大万物智惠农业创新方案等新成果也悉数亮相。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