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力棒|让幸福无“微”不至!沙头街道聚焦“民生微实事”,守护群众大幸福

晶报记者 高志明 叶慧萍 何佳怡 通讯员 罗紫颖
09-08 10:36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公园里步伐矫健的晨练人群、夏令营里朗朗的童声、老年学堂里挥毫泼墨的长者……清晨的沙头街道勾勒了出一幅幅“幸福生活图景”。

公园里步伐矫健的晨练人群、夏令营里朗朗的童声、老年学堂里挥毫泼墨的长者……清晨的沙头街道勾勒了出一幅幅“幸福生活图景”。这一幕幕寻常而温暖的场景,正是源于一场以“民生微实事”为名的幸福变革悄然为居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从孩子的暑期看护,到老人的精神慰藉;从邻里的温情相聚,到公共空间的便民升级——一件件“微实事”,正在润物无声中回应居民的“微心愿”,积聚成社区治理的“大幸福”。

托幼解忧:解锁暑期里的“安心密码”

“孩子放假没人管?”这是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现实困境。沙头街道把破解“看护难”“教育难”作为“民生微实事”的优先选题,因地制宜推出特色夏令营。翠湾社区“阳光青苗”夏令营以科学实验、艺术熏陶、体能训练为核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下沙社区则推出为期20天的国学与体能课程,兼顾文化传承与身体素质提升。

上沙社区“与自然对‘画’”暑期成长营

2025上沙社区亲子育儿及托育服务项目

金地社区的“无忧假期”儿童友好关爱活动同样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外卖员黄师傅的儿子小浩是暑托班的“忠实粉丝”,每天早早到教室,放学后还依依不舍:“我最喜欢手工制作课,做了好多好玩的作品!”黄师傅感慨:“孩子在这里既开心又能学到新知识,我们工作也更安心了。”这份“安心”,正是“微实事”最直观的价值。

夕阳有伴:让“老有所乐”更有温度

如何让长者生活不孤单?社区能做些什么?沙头街道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答卷。

天安社区“多彩生活,艺满人生”老年学堂开设书法、绘画、手机使用等课程,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又帮助他们拓展社交,增强社会参与感;下沙社区开展帮老助残项目,联合专业理疗师为术后康复和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提供上门理发、修剪指甲等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金地社区开展“孝润童心,爱在四季”亲子活动、“珠联智趣,共筑安康”手工活动等,促进“一老一小”的隔代交流,提供手工创作,打造了温情空间的互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天安社区老年学堂教授长者使用智能手机

金地社区“珠联智趣,共筑安康”DIY串珠点亮长者幸福晚年

邻里共融:营造“熟人社区”的关系网

幸福社区,不止有屋檐下的温暖,也有街坊间的笑声。邻里节、社区运动会等成为沙头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金碧社区举办的2025年邻里节系列活动之“活力金碧,有邻有趣”亲子趣味运动会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居民们既是选手也是啦啦队员,彼此加油鼓劲,气氛热烈融洽。带孩子参加活动的梁女士表示:“今天和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这种亲子同乐的活动形式特别好,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让我们认识了新邻居,社区氛围越来越好了。”

金碧社区举办2025年邻里节系列活动之“活力金碧,有邻有趣”亲子趣味运动会

上沙社区“你好!邻里”友邻有趣邻里文化节、新洲社区“和谐邻里,幸福同行”邻里节、金地社区“情暖邻里·乐享金地”主题活动,以及下沙社区、天安社区、翠湾社区、沙嘴社区、沙尾社区等举办的涵盖奇妙游游园会、传统节日庆祝、非遗手作、美食节、文化节等特色主题的系列邻里节活动,让“邻居”逐渐成为“朋友”,深受居民喜爱。“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张先生在邻里节上笑着说。这种从陌生到熟悉的变化,正是社区治理的温度。

沙嘴社区举办2025年邻里节系列活动之迎暑假文艺表演

空间焕新:小细节提升“大幸福”

“幸福感”同样也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在沙头,“微实事”不仅是活动和课堂,还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改善:新增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让口袋公园更有生机;增设晾晒杠、防蚊闸、消防设施,提升安全感。

天安社区泰康轩海世界童乐园

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街道各社区多元化运营激活党群服务阵地,还引入专业机构、聘请专家授课,在健康养生、亲子育儿、技能培训等领域不断丰富服务,打造更贴心的社区生活。

上沙社区“‘能人坊’社区健康守护赋能”健康科普进社区活动

根据区委社工部统一部署,沙头街道积极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已累计实施150余个“民生微实事”项目,覆盖公共设施、安全配套、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既有邻里中心、口袋公园、篮球场等场地优化,也有消防器材、AED等安全设施的增设,更有面向“一老一小”的公益关爱、文体活动和能力提升项目。

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解决的却是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大事”。从暑期托管到养老服务,从邻里节到健康课堂,从公共空间的改善到暖心上门服务,沙头街道用“微实事”回应居民“微心愿”。

未来,街道将继续以人为本,把“小切口”做成“大文章”,不断推动“民生微实事”项目走深走实,进一步聚焦居民反映集中的关键领域,让民生服务更精细、更贴心,让幸福真正无“微”不至。

2025年9月8日晶报版面

编辑 阎建伟

(作者:晶报记者 高志明 叶慧萍 何佳怡 通讯员 罗紫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