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外国人晨校、夜校课程上新,选择多样亮点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李柳花
09-04 15: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025年第二期“蛇口外国人晨校、夜校”正式开启,在首期基础上实现多维度优化升级,为不同国家外籍居民搭建自我提升与文化交融的平台。

9月2日晚,作为“蛇口外国人夜校”开学第一课—粤语课堂在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课,吸引了近30名中外居民参与。粤语课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生活实例教大家地道粤语,从“雷猴”到“好耐冇见”,中外居民互相用新学的粤语打招呼和“点菜”,分组上台表演情景剧和玩游戏。据悉,粤语课堂将在9月每周二晚上开展,涵盖衣食住行等常用粤语,帮助中外居民体验丰富的粤语文化,全方位感受粤语的魅力。

9月3日晚,对外汉语课堂如期开展,吸引了30多位外籍居民火爆参与。据介绍,对外汉语课堂每周三晚开课,帮助外籍居民学习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汉语,并体验中国独特的文化。课堂上老师引导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职业、兴趣爱好等,鼓励同学们互动交流,帮助外籍居民突破语言壁垒,不仅掌握日常交流技能,更能深入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社交逻辑。

来自亚美尼亚的克里斯蒂娜·纳扎里安说:“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提高中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有很好的学习和练习中文的机会,学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新词语,期待接下来可以在这里让我的中文水平更进一步。”

此次蛇口外国人晨校进一步聚焦“蛇口活力有趣有料城市灵魂”定位,新增健康动能系列,设置中华防身术、晨间户外慢跑、尊巴活力健身、中式面点文化探索坊、中医文化探索课堂等,不仅仅是一个“提升技能、丰富生活”的学习平台,更是蛇口“以文化为纽带,促进中外居民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

在蛇口外国人晨校和夜校的课堂上,“跨界社交”是常见场景:新加坡的投资人与英国的教师一起练习粤语,日本的全职妈妈和菲律宾的乐队歌手讨论面点制作技巧,美国的工程师跟着印度学员学习使用中国社交APP……不同国籍、职业、年龄的人因“兴趣”相聚,语言不再是障碍,文化差异反而成为交流的话题。每一场互动都是一次深度的文化碰撞,不同背景的人们在共同学习中,既收获了技能,更收获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据悉,蛇口外国人晨校、夜校自推出以来,在外籍群体中迅速走红、备受关注。2025年第一期课程已形成初步影响力:涵盖6大类型、共计37场活动,服务中外居民超1000人次,既为外籍居民提供了技能学习渠道,也成为中外居民互动交流的载体。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表示,希望蛇口外国人晨校和夜校不仅是学习平台,更是中外居民的社交纽带,为外籍居民搭建融入社区生活的“快速通道”,也为本地居民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让多元文化在互动中流动。

(活动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李柳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