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翻飞,绣绷微颤,细密短促的针脚均匀地“滴落”布面,呼吸间半轮明月初具雏形,苏绣“精细雅洁”的特点跃然绢上。
8月30日下午,“湾厦1012·非遗沙龙”绣系列在湾厦艺术中心多功能厅重磅首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邹英姿担任首发嘉宾,现场亲自演示首个国家刺绣技术专利“邹氏滴滴针法”及曾经失传又成功复现的北魏针法“劈针绣”,吸引逾百名刺绣爱好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到场。
邹英姿6岁随母亲学习苏绣,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汲取绘画、摄影、雕塑等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风格独树一帜,2008年独创“邹氏滴滴针法”,是第一件获得国家刺绣技术专利的刺绣技法,自2011年起,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刺绣外观设计专利92项,设计版权230项。现场,她与观众深入解读创作心路,赤诚分享每一幅作品背后的笑与泪,真挚探讨面对当下非遗技艺传承、商业化转型、年轻化传播等议题时的困难与尝试。
以参与了国际交流的代表作《缠绕》、尝试复原隋末唐初国宝级刺绣《凉州瑞像图》为例,邹英姿详细解读,刺绣如何成为跨越文化和时代的桥梁。为沉浸式捕捉西北文化精髓,她多次从敦煌洞窟艺术中汲取灵感,将敦煌壁画的神韵与江南绣工的细腻巧妙融合,让传统苏绣在当代语境下实现焕新表达。如今更携手EP YAYING、FILA等品牌,让苏绣元素跃上潮牌服饰、美妆包装等,推动非遗技艺走进年轻消费群体视野。
谈及传承,邹英姿洞察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关注点,呼吁社会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她表示:“刺绣始终要保持真心,万物皆有灵性,即使是一棵花草也值得我们去尊敬,我们的针线要尊敬每一个所表现的绣制对象。”她强调,苏绣的当代发展需在坚守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融合,鼓励新一代艺术家借鉴历史,创作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作品。中国刺绣生生不息,非遗传承才能日日有新,“这种常青的状态,是我们当下的时代必须要有的,日日勤拂拭,相信我们的刺绣艺术,未来能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艺术舞台”。
“湾厦1012·非遗沙龙”由湾厦1012与百师园集团联合主办,结合工匠精神与在地化理念,探索“非遗传承+空间赋能+潮流破圈”的独特路径,为中华传统文脉传承注入年轻新势能,让非遗打破传统展示边界,走进当代生活场景。
首发单元“绣”系列共6期,首期活动以“经纬点滴·苏绣的当代性表达”为主题,现场选展了邹英姿十余件作品,从传统题材双面异色绣的代表作《猫戏螳螂》《姑苏人家·牡丹》,到敦煌系列的《飞天》、紧跟时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借鉴了素描、极具当代性的专利技艺“滴滴绣”首件成熟作品《眼睛》,以时间和技法为经纬,编织邹英姿引领苏绣尝试题材革新、理念创新的历程。同时设置了苏绣主题特色茶歇,以苏式点心、织物、丝线为灵感,全方位打造沉浸式沙龙体验。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湾厦1012始终秉持“健康、艺术、低碳”核心理念,致力于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升级下一代国际都市生活质感,打造生活社区的“湾区样本”。未来,湾厦1012将依托空间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打造多元文化生态,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对话平台,联合优秀的文化大师,协同促进中华传统文脉赓续活化。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 现代城华庭开展演讲专课 2025年9月7日,现代城华庭内氛围热烈,一场聚焦小记者能力提升的“性格色彩与演讲专课”成功举办。活动以“感悟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声音”为核心,通过专业授课与真实分享,为优秀志愿者以及小记者们搭建了学习演讲技巧、涵养共情能力的实践平台。 活动筹备阶段,小记者们便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他们主动承担“志愿小助手”角色,有序完成桌椅摆放、教具整理等工作,用细致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为活动营造了温暖有序的开场氛围。 课程环节,主讲人小雅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脉络,将专业演讲知识与个人故事深度融合,让授课内容既具专业性又富感染力。她分享了从童年时期迎合期待却遇否定,到为不让父母失望奋起逆袭,再到克服内心胆怯成长为专业演讲讲师的历程。谈及过往被质疑、让父母担忧的片段时,小雅老师真情流露,现场情感共鸣浓厚。同时,小雅老师引入性格色彩理论,引导小记者识别自身性格特质,并传授“依据性格调整沟通方式”的实用技巧,助力小记者提升演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现场小记者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学习氛围浓厚。 随后,助老组志愿者依次上台分享。他们以日常助老服务为切入点,讲述了“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物资”“耐心陪伴老人聊天解闷”“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等朴实故事。这些没有惊天动地情节的分享,却满含善意与坚守,让小记者们深刻认识到“奉献”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蕴藏在点滴行动中的责任与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专业的演讲课程,更是一次直击心灵的成长教育。小雅老师的经历传递了“勇敢突破自我、用坚持改写人生”的信念,志愿者的故事则诠释了“以善意对待他人、用行动传递温暖”的价值。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