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晓街道:创新“音乐疗愈+融合教育” 架起助残关爱桥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卢瑾晴 文/图
08-02 01:21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创享东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近日,“亲亲言语 律动传情”(第五季)非洲鼓亲子课堂在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温情开课。据介绍,东晓街道通过创新“音乐疗愈+融合教育”模式,为特殊儿童带来更多的才艺学习机会,助力打造街道关爱服务的特色品牌项目。

据悉,本次活动由东晓街道妇女联合会策划,共设有十二节课堂,是东晓街道妇联第五年统筹开设、并向晴晴言语定向捐赠非洲鼓教具的免费课程,也是街道妇联以常态化关爱行动践行妇联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在每年的“亲亲言语 律动传情”助残关爱活动中,东晓街道妇联会为当年毕业的听障孩子举行赠鼓仪式暨毕业典礼,并赠送一只非洲鼓及12节非洲鼓亲子课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截至目前,街道已免费送出非洲鼓亲子公益课程60节,非洲鼓150只,惠及150个听障儿童家庭和300余名家长,受到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好评,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据介绍,街道妇联在调查走访发现,听障儿童家庭因长期康复投入经济负担重,难以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且部分才艺老师不愿教授,导致孩子学习机会少,与同龄人差距明显。为了培养这些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东晓街道妇联链接优质爱心培训机构,选择了入门较简单、更利于孩子学习的非洲鼓作为乐器,选配专业老师为孩子及家长开设集体亲子课程,让孩子快乐学才艺。

深圳市人大代表、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创始人伍雪玲表示,东晓街道妇联的帮扶,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为家长们释放了压力,更搭建了听障儿童融入社会的桥梁。

东晓街道妇联主席陶伟平表示,作为深圳市罗湖区首个获评“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街道”的街道,东晓街道妇联始终将特殊儿童关爱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下一步,街道妇联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联动更多社会力量,构建全方位关爱体系,以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成长保驾护航,彰显新时代妇联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卢瑾晴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