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街道社工站与龙华社工团队开展专项交流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杨晟瑜 文/图
07-24 13:38
收录于专题:专题 | 焕新翠竹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双区共学探路径 社工服务谱新篇

7月21日,为深化区域社工服务协同发展,探索超大城市民生服务精细化路径,翠竹街道社工站与龙华区民政局社工团队开展“双区共学”专项交流活动。翠竹社工站以“资源整合、服务嵌套”为路径,构建起 “党建赋能+专业支撑+多元共治” 的民生服务矩阵。该模式通过打破部门壁垒、激活社区内生动力,实现了对“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群体需求的精准响应,让民生服务从“单一供给”向“系统赋能”跃升。

经验赋能:标杆项目激活共治动能

座谈会上,翠竹街道社工站以“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为主题,重点分享了“矩阵式帮扶体系”的建设成果。其中,“两企三新支部共建,五社联动传递爱心”项目通过整合慈善资源成功链接9家企业,对辖区70户特殊群体开展慰问活动,捐赠物资及资金折合人民币约10万元;“非遗传承,竹梦未来”翠竹街道特殊儿童家庭关爱服务项目,借助非遗手工坊为特殊残疾儿童赋能,不仅为特殊亲子家庭搭建了互动平台,还为困弱家庭申请到关爱帮扶经费;“微心愿”项目中,街道广泛收集社区困难长者与困难儿童家庭的心愿,由慈善企业踊跃认领并助力实现,为困境家庭注入希望与温暖。

考察团成员就项目落地细节、资源整合技巧等展开深入探讨,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共学对话:从“问题聚焦”到“路径共探”

在圆桌研讨环节,龙华区社工团队围绕三个维度提出疑问,翠竹街道现场回应并展开深度探讨。针对如何平衡个性化服务需求与社工人力成本,龙华区关注翠竹社工站“一人一档”服务档案的实施策略。翠竹街道表示,“一人一档”旨在通过精准评估、动态跟踪和成效可视化实现服务对象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避免过度追求个性化形式(如手写长篇记录)或忽视更新成本(如频繁上门)导致社工陷入事务性工作、削弱专业服务,街道采取了“标准化框架 + 弹性化补充”的设计模式,在保障服务个性化的同时有效控制人力投入。

围绕“五社联动”中街道社工站与社区社工点如何避免职能重叠的问题,翠竹街道阐述了“站统筹、点执行”的定位原则。据悉,街道社工站主要承担资源整合、专业支持与质量监控职能;社区社工点则侧重于需求收集、服务落地及关系维护。双方通过“月例会 + 季评估”机制强化协同联动,确保工作高效顺畅。

此次交流活动以“经验互鉴、优势互补”为纽带,为两地社工站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探索超大城市民生服务精细化治理路径注入新动能。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杨晟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