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亮相龙岗,80%本地化配套率凸显“硬件硅谷”实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05-20 19: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20日,深圳龙岗中海凯骊酒店内嘉宾云集,2025 Future Vision 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暨智能穿戴展、2025 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设计大赛暨第九届横岗眼镜设计师评选发布会在此举行。这场由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主办的行业盛会,正式宣布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开幕。届时,全球20余国的300余家展商、超5万名专业观众(含行业领袖)将齐聚鹏城,共探眼镜产业的智能未来。

科技赋能:全球眼镜产业的“硬核”舞台

本届博览会以“传统眼镜+智能穿戴”为核心,展览面积较2024年扩容95%,达1.5万平方米,九大展区中三大创新板块尤为瞩目。

博览会将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集中呈现前沿技术与产品。雅视光学的毫秒级变色镜片突破光学技术响应极限,展现深圳在精密加工与品质控制领域的领先实力。深圳市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宁砚表示:“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产业跨界融合的标杆。”

据介绍,全球首个“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将完整呈现从芯片研发、传感器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技术生态。深圳凭借80%以上的关键环节本地化配套率,再次印证其“全球硬件硅谷”的硬实力。而“龙岗眼镜产业45年历程特展”则通过历史影像与实物,讲述了横岗从家庭作坊蜕变为“全球高端眼镜制造中心”的传奇 ——如今,横岗年产眼镜1.25亿幅,全球高端市场份额超50%,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国际化阵容同样耀眼。法国 OPAL DEMETZ 的手工镜架、西班牙 Cottet 的百年工艺、日本增永的极简设计,与法国 Abeye 的智能阅读障碍眼镜、西班牙 FLiPO 的运动光学产品同台展示,呈现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的碰撞。TikTok、谷歌等平台还将联动1.2万名国际买家线上观展,为参展企业架起全球合作桥梁。

设计大赛:全球创意的“孵化器”

“设计是产业升级的引擎。”2025 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设计大赛项目负责人刘溪在发布会上宣布,本届大赛以 “镜启未来・艺数共生” 为主题,目前作品投递量较去年2435件的基数,增幅预计达15%-30%,目前已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作品超2000份,创阶段性征集新高。

赛事设立丰厚奖励机制。其中,面向全组别设立的组委会大奖,优胜者可获8万元奖金、定制奖牌及荣誉证书。赛事设置四大组别,覆盖从业十年以上的资深设计师、院校学子、智能硬件开发者及跨界艺术家,其中大师组最高奖金达5万元,院校组增设12个优秀奖,智能穿戴组聚焦商业化潜力,创意组鼓励数字艺术与IP联动。

刘溪透露,大赛采用“线上初筛+线下决赛”的科学赛制。即日起至5月30日,参赛者可通过官方网站www.sziedc.com、官方公众号提交设计方案或讲解视频,不限投稿数量。6月上旬进行初赛资质审核,中旬通过线上评审确定决赛入围名单。6月24日,入围选手将在深圳进行现场路演,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组成的评审团现场打分。最终获奖名单将于6月25-27日在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期间公布,获奖者将在全球产业舞台上展示成果。

深圳智造:政策、生态与技术的三重驱动

深圳龙岗眼镜的产业竞争力源于 “三位一体” 支撑体系。政策层面,龙岗区设立 1 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与品牌出海;生态层面,横岗形成 “24 小时响应” 的产业集群,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50%;技术层面,深圳企业在智能眼镜领域持续突破,助推 “深圳制造” 向 “深圳创造” 转型。

“深圳的智能穿戴产业链与眼镜制造业天然互补。” 寇宁砚说,“这里是全球少有的能在一周内完成‘设计——打样——量产’全流程的城市。”

为提升参展实效,博览会还推出三大创新服务:AI 智能匹配系统通过大数据精准链接供需双方,对接效率提升40%;跨境选品专区联合亚马逊、TikTok Shop 等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方案;全域营销网络则通过虚拟展厅、线下消费周及深圳航空、地铁广告,实现超亿级人次曝光。

深圳市智能穿戴产业联合会会长朱舜华表示:“深圳正成为全球眼镜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风向标。”据规划,龙岗区将在2028年前培育5-8个国际品牌,智能眼镜产值占比提升至35%,巩固“全球高端制造中心”与“智能穿戴创新高地”的双定位。

倒计时启动:共赴一场未来之约

随着发布会落幕,行业目光聚焦 6 月 25 日的深圳会展中心。这里将不仅是产品展示的平台,更是思想碰撞的熔炉——5场主题论坛将探讨智能穿戴技术革新与品牌出海策略,8项配套活动则从设计大赛到供需对接会,全方位激活产业动能。

寇宁砚表示:“深圳从不缺乏颠覆的勇气。” 当传统眼镜遇上智能科技,当深圳制造的工匠精神碰撞技术创新的时代风口,这场跨界盛宴或将重新定义行业的未来。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