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鉴物思廉守初心——党风廉政建设文物文献专题展”在深圳龙岗区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以50件跨越百年的文物文献,展现党的纪律建设历程,将持续至10月15日。
开幕式上,主持人以“历史镜鉴中的纪律传承”揭幕。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孙宵点赞其创新模式,认为以文物打造“可触摸的纪律课堂”,是新时代廉政教育的“沉浸式范本”。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毛剑峰宣布展览启动并致辞,强调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望党员干部从文物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纪律防线。
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肖成洲介绍,展览紧扣教育月主题,精选省港大罢工《餐票》、苏区干粮包等文物,以“历史脉络+案例对比”,诠释“纪律标尺百年未松动”。现场设置廉政宣传片、签名墙互动等环节,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纪律建设的历史厚重。
展览现场,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体现马克思主义为纪律建设奠基;苏区干粮包、红军草鞋诉说朴素作风;延安草纸版《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展现早期“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探索。这些文物勾勒出党以纪律强党、以廉洁兴国的历史逻辑。
为深化教育成效,展览推出两大特色活动。“巡展进万家”以社区展板、校园微课堂形式,让文物故事融入生活。“讲堂传薪火”邀请老党员口述革命纪律故事,结合专家理论解读,增强教育感染力。
此次展览以文物为桥连接历史与当下,回望党的百年廉政历程,叩问新时代党员干部初心。在文物的诉说中,感悟纪律建设课题,践行八项规定精神使命。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