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职工技能之星赛场:AI应用成热门话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李园 文/图
03-31 20: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第十二届“职工之星”系列竞赛活动“职工技能之星”比赛圆满落幕。这场汇聚众多行业精英的赛事不仅成为全区产业工人展示风采的舞台,更因参赛职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实践,折射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澎湃动能。

当日14时,首场路演在观众席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街道、行业的参赛选手依次登台,围绕各自精心准备的主题展开精彩角逐。选手们或凭借前沿技术创新,或依靠深厚技艺功底,充分展现出龙岗区职工的高超技能。评委们认真聆听、细致打分,依据选手的项目价值、技能水平、现场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力求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让成绩精准反映选手的真实实力。

在决赛现场,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毕书均的分享引发强烈共鸣。这位深耕视频制作与平面设计领域的技术骨干,向评委展示了企业通过部署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链实现的革命性突破:三维视频制作成本从单条1.5万元骤降至1000元,降幅超90%;数字换脸技术替代外籍模特拍摄,每项节省4000元成本;AI配音系统更将商业配音费用归零。这些数据背后,是Comfy UI、FaceFusion等十余款智能工具构建的数字化工作流。

“当‘含AI量’成为企业考核新指标,设计师的核心价值正在从技术执行转向创意管理。”毕书均表示,企业借助Artlist智能素材库破解版权难题,让设计周期缩短70%的同时,释放出更多精力用于市场分析与用户体验优化。这种“AI执行+人类决策”的协作模式,正在重塑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条,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自坂田街道的环世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经理卢荫磊带来的《AI数智引擎》项目,展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物流业的改造潜力。该企业通过AI技术赋能职工,提升了职工的工作体验和效率,通过推动智能化工作环境建设,高效实现企业数据统计、工作文本优化等。“AI的深入使用促使企业效率大大提升,也成功帮助企业在国际物流竞争中占据先机。”卢荫磊说。

“这些案例印证了技能人才正在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推手。”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理事、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家、活动评委张晓松在评审中特别关注技术工人的数字化转型轨迹。他指出,本届赛事许多参赛职工展现出“技术驾驭力+场景洞察力”的双重素养,既能熟练运用AI前沿工具,又深谙行业痛点,这种“既懂AI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张晓松进一步表示,对于职工个人而言,此类赛事有助于其提升自我,有力推动职业发展与技能提升;对于企业来说,比赛为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员工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促进了现场参赛职工之间的经验交流,这对于企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当百万产业工人拥抱人工智能,传统职业正在被重新定义,而掌握“人机协同”新本领的劳动者,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龙岗区以赛促创的实践,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动注脚——技术革命浪潮中,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永远是驱动变革的最强引擎。

“让技能竞赛迸发的智慧火花,持续照亮产业升级之路。”龙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职工之星竞赛这个小支点,深度挖掘职工在技能创新领域的无限潜力,搭建起技能与产业对接的稳固桥梁,将职工们在竞赛中涌现出的创新成果,精准地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强劲生产力,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进而带动整个龙岗区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腾飞注入新动能。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李园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