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求助电话,一场暖心救助!坪地青年驿站让台风天的深圳更有“家味”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熊志文 刘红胜 文/图
09-25 16: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3日晚至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裹挟着狂风暴雨对深圳产生重大影响。在这风雨交加的天气里,一通来自海南的紧急求助电话,让龙岗区坪地街道“青龙湾・青年驿站”白石塘站的工作人员瞬间绷紧了神经。电话那头,一位母亲的声音因焦虑而哽咽:“我儿子失联了,他刚到深圳,外面台风这么大,我实在放心不下……”

这位母亲口中的孩子,是日本坂南大学留学归国研究生王同学。怀揣着对职场的憧憬,王同学于9月19日抵达深圳,次日便入住了坪地青年驿站——这个专为来深求职青年打造的临时 “落脚点”。可初入社会的他,很快被深圳高效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与激烈的人才竞争“泼了冷水”:首次投递简历屡屡碰壁,原本对职业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的落差,让性格内敛的他倍感压力。在一次与家人的沟通中,情绪失控的王同学挂断电话后便关了机,家人与之彻底失去联系。台风影响下的恶劣天气,更让远在海南的母亲心急如焚,只能拨通驿站电话求助。

“您放心,我们一定找到孩子,保证他的安全!”放下电话,驿站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联合坪地街道团工委、社区工作站组建起“暖心服务小队”,第一时间赶往王同学的房间。敲开房门时,王同学正独自坐在窗边,神情低落。工作人员没有选择刻板的问询,而是搬来椅子坐在他身边,以朋友般的真诚开启对话:“初到陌生城市找工作,遇到挫折很正常,我们愿意听你说说心里话。”

温柔的共情渐渐卸下了王同学的防备。他慢慢敞开心扉,诉说着求职的挫败与对未来的迷茫。服务小队一边耐心倾听,一边轻声疏导他的焦虑情绪;结合他的留学经历与专业优势,细致讲解简历优化技巧与岗位匹配方向,帮他重新梳理求职思路;考虑到他的住宿需求,还主动分享了驿站周边性价比高的长租公寓信息。

更贴心的是,工作人员主动当起“暖心传声筒”,帮王同学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让他亲自向母亲报平安,也化解了母子间因沟通不畅产生的误会。看着视频里母亲舒展的眉头,王同学的眼眶微微泛红:“谢谢你们,在我最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让我在深圳真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场台风天里的紧急救助,不仅是一次危机化解,更诠释了坪地青年驿站的核心理念——它从来不是简单的“临时住处”,而是来深追梦青年的“避风港”与“加油站”。从求职指导到心理关怀,从生活帮扶到情感疏导,驿站用细致入微的关心,为每一位青年筑牢踏入深圳的“第一个家”,也让这座城市的温暖,在风雨中愈发清晰动人。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熊志文 刘红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