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九年级学子遇上 “驱蚊课题”:从跨域对话到实验室实践,他们这样守护校园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文/图
09-07 21: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百“蚊”不如一“践”

开学季的校园里,劳动教育的课堂不止于清扫与种植 —— 当基孔肯雅热的相关信息引发关注,为给开学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新亚洲学校在暑假期间开展了 “如何做好防蚊措施” 的劳动课程。九年级学子收集了同学们的想法与自制方案,带着对蚊虫防治技术的疑问,主动联系并诚挚请教了华大基因高级信息分析工程师太帅帅。

化学张老师带着大家走进实验室,讲解实验的安全性与严谨性,共同验证自制驱蚊水的效果。当经过三次改良的 “九年级自制驱蚊水 V3.0” 最终完成时,同学们提着喷壶分成小队,走向校园的各个角落消杀。此刻的校园里,草木香混着驱蚊水的淡香。

九年级学子以 “劳动 + 探究” 为笔,在 “发现问题 — 求证真相 — 动手实践” 的链条中,写下了一段关于责任与成长的故事。不做旁观者,敢做行动者。


编辑 温静 审读 李斌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