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结束,深圳多所高中纷纷举行毕业典礼,这是学生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课”。转身离去,学校将成为他们记忆中的母校。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书记、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刷屏时间。今年,又有哪些书记、校长会给学子带来特别惊喜?又会有哪些精彩语句,初听莞尔,细品泪目?
在人工智能时代,做自己的领导者
深圳科学高中党委书记 罗诚
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我们应当如何中流击水,成为新科技新时代的弄潮儿?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后备军,我们应当如何跨界融合,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力量?作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我们应当如何与国家与民族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家庭的主人、国家的栋梁、时代的楷模?
我的答案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做自己的领导者。在这里“诚叔”有五句话想要与同学们共勉: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宽科技创新的边界;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石;重视实践活动的意义,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关注国家发展的需要,提升个体生命的价值;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水平,培养国际协作的能力。
动荡中有变革,危机中育先机。孩子们,希望你们以“不进则退,缓进亦退”为座右铭,不做躺平之人,杜绝侧卧之态。希望你们牢记“学会理解,创造未来”的校训,延续“博学而审问,明辨而笃行”的学风,发扬“自强不息、和而不流、敢为人先、科学见长”的科高精神,坚守“会理解、富创意、有教养、能负责、善领导”的科高学子形象。希望你们始终践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历练,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主德育实践体系,具备识变的眼光、求变的意识、改变的勇气、应变的能力,做自己的领导者。希望你们向优秀学长看齐,成为科高后辈的榜样,与“国之大者”并肩而立,思考时代之问,答好时代之题,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做大写之中华青年!
用最昂扬的姿态高歌,绽放最亮的光芒色彩
翠园中学校长 郭玉竹
毕业,意味着向充满挑战的未来出发,意味着万里山河将成为征程。此刻,作为师长,我想以《少年自当扶摇上,鹏程万里渺云天》为题,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在最美的青春年华,用最昂扬的姿态高歌,绽放最亮的光芒色彩!
第一, 乘风万里,揽星衔月青云志。未来你们将面临无数的选择,志愿填报、大学生活如何度过、就业择业如何选择……人若不立志,就容易在浩荡的数字时代迷失自我。“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开辟自己的人生航道!
第二, 追光而行,他日将来作栋梁。终身学习,是别人永远抢不走的竞争力,是你这辈子最硬的底气。希望大家主动学习,日积月累,在热情洋溢的大学校园里用行动浇灌梦想之花,他日将来作栋梁。
第三, 不惧风浪,鹏程万里渺云天。放榜时,不论是春风得意,抑或是遗憾失意,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局限于一时,要抬头看看远方。高考,只是大家人生旅途的一个节点。求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培养的品格、锻炼的能力,才是成长中最好的财富。
将来,不管是“笑语暗香”的“灯火阑珊处”,还是“扶摇直上”的“乘风破浪时”,希望你们的脑海总会闪烁出在母校的难忘岁月和幸福时光。请你们带上往日的歌声、今日的诗意,去抒写明日的画卷。
青春正好,来日方长,无论未来,你们身在何方,东门北路1016号永远是你们温暖的港湾!
“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此去繁花似锦,愿世间美好与大家环环相扣,愿这个夏天成为你们扬帆逐梦的起点!
奋力奔跑、勇敢向前是我们奔赴未来的姿态
龙城高级中学校长 姚亮
知来路,方能识归途;观未来,方能明大道;重当下,方能展鸿图。在你们即将毕业之际,我想赠予同学们三句话——龙高人,不做“脆皮青年”;龙高人,努力“永在当下”;龙高人,挺膺“责任担当”。
最近,“脆皮青年”这个词特别火,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新标签,不管是调侃也好,自嘲也罢,却实实在在为年轻人敲响了健康的警钟。同学们,健康是一种责任。不管走到哪里,都愿你们做一个“硬朗”的龙高人,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豁达的心态,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青春无售价,身体要跟得上梦想。记得照顾好自己,世界才会属于你。
人生最好的时刻,永远在当下。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样子,但却可以通过把握当下去塑造未来。诚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言:所谓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没有“躺平”的青春,只有奔跑的岁月。努力永在当下,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水木为国,其根源便是乘风而来的后浪,冉冉新生的青年,正是你们。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赋予我们的担和责。
走出高中校园,你们将有不同的专业选择,以后,还会有不同的职业选择、人生选择。变化和挑战是人生的常态,奋力奔跑、勇敢向前是我们奔赴未来的姿态,把责任与担当铭刻于心,时时勿忘,久久践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相信的力量绘就属于你们的青春华章
新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校长 蔡景贤
又是一年仲夏六月,又是一年硕果累累。高三毕业典礼,是人生的高光时刻,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三年来,同学们传承了新安中学博学笃志、明礼诚信的优秀传统,书写了积极阳光、澎湃激昂的青春华章。你们提交了一份令母校骄傲的答卷:这份答卷上记录着你们持之以恒的意志、乐观向上的豁达、愈挫愈勇的坚韧。
同学们,高中生活并不只是一段求学经历,更是一段人生的成长历程。在这里,你们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迎接机遇。你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人生的智慧和勇气。这一切都将伴随你们走向未来,成为你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不是终点。在未来的道路上,你们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希望你们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只要你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高中这条赛道,锚定新的人生坐标,踏上一条新航道扬帆启航。在这条航道上会有很多的不确性,面对未知,我希望大家将相信的力量装入毕业行囊,相信自己、相信时间、相信时代,用相信的力量绘就属于你们的青春华章。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此去一别,一路繁花,愿大家永远充满相信的力量,永葆希望和热爱奔向美好未来。祝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事业有成,人生幸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