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脑健康小屋” 于光明揭牌 !8个脑健康科普阵地同步授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04-14 11: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4月13日,“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之脑健康工程推进活动暨2025脑健康科技前沿与创新大会”(简称“大会”)在光明区马田街道召开,光明区相关负责人,以及科研单位、医院社康、高校、企业等近150位嘉宾齐聚一堂,智慧共研。

大会同期举办了第33期“健康大讲堂”,多位大咖为现场居民科普、答疑和义诊,并组织了脑健康筛查活动,切实推进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障碍“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全流程管理。

“脑健康工程”作为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脑健康防护网。截至2025年4月,取得了多项进展。

锚定国家需求,启动“鹏城(光明)脑立方”脑健康工程示范项目

据介绍,光明区联合深圳市脑科学学会启动“鹏城(光明)脑立方”脑健康工程示范项目,紧密围绕人民的健康福祉,推动“脑健康小屋”、“记忆守护站”等惠民工程建设,整合产学研资源促进成果转化,着力把场景创新工作打造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点,在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惠民工程的同时,形成"技术研发-产品应用-服务运营"全产业链,培育脑健康产业生态,为全国社区脑健康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脑健康小屋”“记忆守护站”相继落地 构建社区防治闭环

作为“鹏城(光明)脑立方”脑健康工程示范项目重要成果之一,马田街道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建成全市首家“脑健康小屋”。它将基层治理经验与科学知识转化为民生福祉,填补了社区级脑健康管理的空白,探索出“科技赋能民生、健康反哺治理”的创新范式。居民可通过小屋轻松获取脑健康知识并完成筛查,获得个性化干预及康复等一站式服务。

同步授牌的还有8个脑健康科普阵地“记忆守护站”。在这里,社区居民可以不定期享受科普讲座、风险筛查、专家义诊等惠民活动,实现"家门口"的脑健康管理,并利用守护站配备的科普资料,助力居民学会自我监测与初步判断,便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实现脑健康的有效防治。

持续深化协同创新,为“脑健康科技宣讲团”代表颁发证书

“脑健康科技宣讲团”是深圳市脑科学学会发起的,以推动知识普及、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为核心使命的跨领域协作组织,大会现场为首批代表德力凯医疗、回映电子、交浦科技、般意科技、中科医电、慧米康复、中科智仁、集思鸣智颁发了证书。后续,学会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场景创新对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集中展示和推广创新成果,促进前沿成果惠及公众生活与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脑所所长、深港脑院院长王立平提到,脑科学作为21世纪最为前沿和极具挑战性的学科领域之一,深切地关联着人类对自身认知奥秘的探索以及生命健康的保障。脑健康工程示范项目的实施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丰富数据资源的同时,为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多场景和机会,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将提供产业新模式和增长点,进一步促进脑科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未来,光明区将积极联动深圳市脑科学学会,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脑所、深港脑院、中山七院、区人民医院等科研临床力量,完善服务网络,将场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支点,通过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健康服务水平,促进脑科学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落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为全国城市社区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树立科技惠民示范标杆。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