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体校千名师生走进深圳科技馆,体验“未来训练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09-15 15:2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运动健将”遇上“运动黑科技”,当“未来奥运冠军”走进“未来训练场”,一场兼具知识探索与实战体验的跨界研学之旅,在深圳科学技术馆精彩上演。近日,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千名师生走进科技馆,沉浸式体验未来训练场。

他们与机器人打乒乓球、与机器人比赛投篮、与机器人踢足球,更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实战测试”,为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进行预热,让“科技体育”的理念在师生们心中落地生根。

科技体育的实践课堂

此次研学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将深圳科学技术馆二层“身心奥秘”展区中的科技展项,转化为“科技体育实践课堂”,成为“体教融合”的生动载体。

展区内,AI系统精准解析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与轨迹,为优化训练动作提供科学支撑;“机械乒乓、AI守门员、仿生靴”等互动展项,与运动生物力学装置、人体运动极限模型等设备深度联动,带领师生探索体育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实现“体育技能提升”与“科学素养培育”的双向赋能,让体育教育的内涵更深厚、形式更鲜活。活动还延伸至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让研学兼具广度与深度。

谁是“未来奥运冠军”

机械乒乓互动区,是整场研学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角落。当智能机械臂精准接住每一个扣杀、旋球,起初不少学生攥着球拍紧张得手心冒汗 ——“怎么也跟不上节奏”的焦急,写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可没人轻言放弃。他们调整呼吸、观察规律、改变策略,一次又一次尝试后,当“连续对打 10 回合”的欢呼响起,汗水里都浸着骄傲。

这一刻,孩子们懂了,未来的体育竞技,不只是体能与技巧的比拼,更是科技与智慧的并肩作战;而这份在挑战中突破的勇气,终将成为他们追逐冠军梦想的底气。

此次研学之旅恰逢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赛区筹备进入关键阶段,师生们的科技馆之行,成为一场意义特殊的“预热”活动。

作为深圳体育事业的“后备力量”,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师生们,是全运会赛场上的亲身参与者,也是传递深圳体育精神、展现城市活力的重要传播者。他们在研学中展现的拼搏态度与探索精神,恰是深圳体育精神的生动缩影,为即将到来的赛事注入青春动能。

深圳科学技术馆发挥科普教育资源优势,将携手中小学教育机构,持续深耕“科技体育”,开展跨学科融合教育,推出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的研学活动,为培养具有科技素养的运动人才、服务大湾区体育教育与赛事活动作贡献。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