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街道“初见面”服务 点亮高校师生“科学城”逐梦之旅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 通讯员 廖玉婷
09-09 09: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暖心升级

开学季,来自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本、硕、博新生怀揣梦想来到新湖,开启人生新篇章。为助力新生快速融入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新湖街道以“来了就是新湖人”的温情理念,推出“小新”初见面2.0版人才特色服务项目,让2400名新生和导师感受“田园都市 科学新湖”的独特魅力。

贴心指南解锁科学城生活

新湖街道精心编制“小新初见面”生活攻略折页,将辖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文娱休闲场所、特色美食、公共服务设施等实用信息“一网打尽”,让新生轻松玩转深圳科学技术馆、科学公园等流量IP,探索琬璧公家塾、德淳书室的历史文化,品味新湖十一烧鸡、楼村油池等舌尖美食,感受59公里绿道的骑行活力。同时,街道联动天安云谷逸衡酒店、光明鸽、墨相科学咖啡等33家品牌商家推出“迎新优惠季”,师生凭教师证或入学通知书即可享受专属折扣,从味蕾到生活全方位传递城市温度。

暖心升级共享“新湖礼遇”

新湖街道在“小新”初见面礼包中创新融入“师生双关怀”,既为新生定制成长支持体系,亦为教师群体打造专属礼遇,以国际化服务破除语言壁垒,让科学城的温暖触达每一位人才。“小新”初见面英文版生活攻略,一页知城;光明人才服务“一本通”,资讯速查;特调“人才咖啡”,温暖提神;深圳市外籍人士便民手册,细处暖心。

校地联动共筑人才生态

“小新”人才服务团队将志愿服务注册搬进报到处,引导高校新生了解志愿者、注册志愿者、成为志愿者,参与属地社区科普、创文、长者关怀等社会实践,以服务兑换积分,与属地街道、社区同行,贡献青春力量。

深圳医学科学院的王老师感慨:“医科院的导师有很多顶尖科学家和外籍人才,有的刚回国,英文版的生活攻略能让他们更加便利地融入新湖生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张老师则点赞校地合作模式:“迎新服务不仅帮助新生熟悉环境,更搭建起街道与高校的互动桥梁,为后续共建活动奠定基础。”深圳理工大学的李同学则感到非常惊喜:“没想到还能收到街道的礼包,很有诚意,非常暖心”。

人才PLUS计划绘就幸福蓝图

作为新湖街道人才PLUS计划的十大特色项目之一,“小新”初见面活动已连续组织两年,赢得师生家长的广泛赞誉。接下来,新湖街道将擦亮“小新”人才服务IP,打造国际化的人才服务阵地,开展研学GO、国际荟等系列人才特色活动,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以‘PLUS’理念做优人才生态,让每一位选择新湖的追梦者都能实现‘在新湖,很幸福’的美好愿景。”

新湖的九月,因青春的汇聚而充满活力;科学的未来,因人才的扎根而更具希望。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新湖街道正以全周期、有温度的服务体系,与各类人才携手共绘光明科学城的璀璨篇章。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郑宽 通讯员 廖玉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