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0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联动举行。
据悉,本届艺术节涵盖“艺汇湾区”剧目展演、“艺韵和鸣”艺术讲堂、“艺境共生”美术展览、“艺美生活”惠民活动及“艺彩交辉”演艺交易五大板块,包含超100场精品演出、18场艺术展览、150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
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共遴选出35个剧目,共计104场演出纳入本届艺术节精品剧目展演板块。其中,国际剧目10个、国内(含港澳)剧目17个、省内剧目8个,涵盖歌剧、舞剧、话剧、戏曲、音乐剧、音乐会、演唱会等多种舞台艺术门类。
本届艺术节将聚焦2024年以来全国舞台上涌现出的创作热点、演出爆点,结合艺术节部分有代表性的演出剧目,举办系列艺术讲堂,增加艺术节专业高度和品牌亮度。其中,9月17日至18日将集中举办4场艺术讲堂,同时各参演剧目还将以演前谈、演后谈、主创见面会等模式举办各类艺术讲堂。
这4场艺术讲堂分别为:《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邀约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的国内多位艺术名流共同探讨城市与艺术的关系;《交响乐的历史回响与当下诉说》,来自国内外的音乐家深入探讨如何以音乐文化普及创新,引导都市潮流文化语境下的年轻人走近音乐、爱上音乐;《当代戏曲发展的“守”与“破”》,多位戏剧界行家结合近年来的戏曲破圈之作,探讨戏曲在“守正”中如何创新;《田沁鑫的戏剧世界》,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将分享其创作心路与艺术使命。
本届艺术节联动粤港澳三地美术馆,将推出18场高品质艺术展览,举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专业交流活动。其中,主展览“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将于9月1日至10月31日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举办,集结粤港澳三地37位艺术家的98件(套)作品,通过艺术对话凝聚湾区文化认同、探索当代艺术在地性与全球化命题。系列展览还将配套策展人导览、三地艺术家对谈及公众互动投稿,深化艺术普惠性。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艺术节所有入选剧目将秉持惠民宗旨,每个入选剧目提供不少于50张针对特定人群的免费票和不少于可售票的10%的低价票,部分演出低价惠民票比例超50%,票价最低至30元。本届艺术节还将组织专业文艺院团和部分参演团体走进学校商圈、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开展即兴快闪等户外演艺活动,利用“白鹅潭大舞台”“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文化惠民品牌,为市民游客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
经初步统计,整个艺术节期间,大湾区各地将开展近150场公益演出。观众在艺术节期间,凭大湾区内所有剧场艺术节期间的出售演艺门票,可享受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特展门票优惠(每张演出票可购两张优惠特展门票)。南方+、南都APP将搭建艺术节“惠民专区”,市民可访问专题页面获取艺术节各项惠民信息,申领免费票等等。
此外,第16届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也将于9月25日至28日在本届艺术节期间举办。据悉,此次演交会将推动海丝国家演艺交流合作倡议书发布,促成舞剧《黄飞鸿》《英歌》等演艺项目创作巡演协议签署,精准对接优质项目落地,助力中国原创作品“出海”与国际资源“引进”双向流通,进一步激活粤港澳大湾区演艺贸易繁荣生态。
届时,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万尼亚舅舅》、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希腊国家歌剧院歌剧《茶花女》、法国原版音乐剧《莫里哀》等国际剧目,以及国家话剧院话剧《四世同堂》、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孔子》、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话剧《主角》、上海越剧院越剧《红楼梦》、香港话剧团《Skylight天色》、澳门话剧社《二月廿九》、广东粤剧院粤剧《红头巾》、深圳歌剧舞剧院《咏春》、南方歌舞团音乐剧《喜欢你》等本土剧目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观众献上“文化大餐”。
记者还了解到,本届艺术节开幕演出“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将于9月16日晚举办,由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黄屹执棒乐团,演绎多部精选的广东原创交响音乐作品,以旋律为纽带,串联起国际与湾区、经典与创新的艺术对话,生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兼容并蓄的特质与蓬勃发展的活力。本届艺术节推出“票务优惠+惠民演出+文旅联动”三重福利,希望吸引更多老百姓走进剧场。“艺术点亮生活”有奖征文活动也邀大家参与,力求真正办成“湾区民众的节日”。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