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数据要素×人才服务”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与深圳数据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田原
08-01 15: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极和人才港注入新活力

为更好激发“数据要素×产业创新”与“数据要素×人才发展”的双重乘数效应,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成果高质量转化,推动产业和人才互促双强并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以下简称“产才院”)与深圳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深数所”)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2025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获奖者王小云见证双方签约,并为“数据要素×产业人才服务中心”及“开放群岛开源社区·粤港澳大湾区站”揭牌。

据介绍,“产才院”由全球顶尖纳米能源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发起并担任院长,以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为宗旨,以打造“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的国际化一流产业人才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为目标,汇聚全球顶级产业资源和顶尖人才资源,促进科技成果高效产业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服务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建设。

“深数所”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坚定落实中央《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文件精神、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任务成立的国资企业,以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目标,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和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紧密结合,从优化数商等产业政策、赋能传统经济和中小企业、协助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等方面着手,建立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数据交易生态圈,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逐步构建起合规安全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较大影响力的数据交易成果, 有效推进了各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

“产才院”和“深数所”在组织、人社、工信、数据等多部门指导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望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化、智慧化基础,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赋能产业人才成果有组织产业化领域率先迈出关键一步。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秘书长田原表示,“产才院”和“深数所”联手深度挖掘人才数据价值、构建数据要素高效流转机制和应用平台,既可为国家和地方精准制定和实施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发展政策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和可靠研判依据,又可为开源数据的科学、安全配置和数智时代全球开放社群的协同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深圳数据交易所总经理古亮表示,推动人才数据及相关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是破解人才数据应用难题、打通数字经济核心枢纽、激发要素市场创新动能、重塑关键产业竞争格局、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座的关键突破,有助全球顶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加速向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也可立足湾区提升区域间人才协同发展效能。

下一步,双方将依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省级载体、“科创汇客厅”人才成果有组织产业化工作机制、“数字中国峰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品牌活动,着力建设“数据要素×产业人才服务中心”和“开放群岛开源社区·粤港澳大湾区站”两大线下线上融合型平台,服务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极”和“人才港”注入新活力。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李斌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田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