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颗“荔枝”在高速上活起来!“粤式”甜蜜越是“智慧”!

读创大湾区 姚嘉莉
19:0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沈高 梅艳 刘志浩

从“过路驿站”到“甜蜜引擎”,从“钢筋水泥”到“荔乡新地标”,这个晶莹剔透的“荔枝”在两天内迅速晋升服务区新“网红”。记者5月22日了解到,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正式运营满2天,总车流量达2万多车次,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各大商铺、展厅内,购物体验、非遗观赏的热潮持续升温;人行天桥上,前来拍照、采风的旅客络绎不绝。妥妥的“留量”,因为有太多的值得留。

无数的细节都是智慧的结晶,是建设管理团队坚持不懈的精心付出,也是交通人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在成功打造开阳高速梁金山、圣堂、新阳江三对主题鲜明的特色服务区后,柏桥服务区建设管理团队再次以精品开启“甜蜜”新征程,让“粤式”高速公路服务区焕发出新的光彩。

柏桥服务区航拍图

如何把“荔枝”挂上屋顶

作为在高速公路建设战线奋战了32年的老交通人,看见柏桥服务区正式投运,李军别有一番甜蜜。作为项目建设负责人,李军表示,柏桥服务区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理念,将茂名千年荔枝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集休闲、旅游、购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为旅客呈现“不止于驿站”的全新出行体验。

创新要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如何把“荔枝”挂上屋顶?李军介绍,在柏桥服务区“大荔枝”穹顶建设中,跨界引入超常规密封技术。为了实现这个设计愿景,他们攻克无数技术难关:直径24米、高度8.2米的大跨度球体网架钢结构,每块重达120公斤、厚度约5.2厘米的中空夹胶玻璃,都需要在室内通高搭设满堂支架平台,由工人进行毫米级的精密安装。所有钢结构构件、玻璃面板及相关配件都必须定制化生产,确保严丝合缝。更不用说还要将灯带、排气系统、喷水装置等设备完美内嵌其中,各专业工序的衔接精度要求极高。

施工期间,光是玻璃安装方案就修改了多个版本,支架平台拆了又搭,搭了又拆……如今这个晶莹剔透的“荔枝”不仅是地标建筑,更成为展示茂名特色的文化符号。为了给未来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柏桥服务区还在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大量文章,适度超前配置了后续预留充电桩条件,以迎接电动汽车持续性增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多想想未来的发展,做好对未来的规划、预留,这才是真正为工程节省造价。”李军说。

李军及其建设团队

如何让建筑真正“活”起来

凌晨两点的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这是柏桥服务区建设管理处总工程师洪旋过去400多天夜晚的日常。

不同于传统服务区,柏桥服务区东西区服务楼、天桥等主建筑造型采用荔枝果实、花叶、枝蔓等抽象表达荔枝形态。其中,天桥清水混凝土、曲面雨棚和主服务楼“荔枝穹顶”的施工是项目三大技术难点。

为此,这位痴迷于技术创新的“白发新生”总工程师,用725根钢结构杆件、276个钢结构节点以及405块内吊三角玻璃“编织”出“荔枝穹顶”,却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热浪聚集的难题。面对行业空白,他和建设团队研发出微型空气调节装置,276个智能节点如同精密呼吸系统,让建筑真正“活”了起来。

当游客漫步景观天桥时,或许不会想到,脚下清水混凝土的每道分缝都经过多次模拟计算。“400多天的建设过程,也是持续解决大大小小施工技术问题的过程。”洪旋说。

“每一根白发都是我的荣耀。”洪旋解释,有人说我这一年来白头发多了不少,我觉得多出来的每根白发都代表了项目每一块异形玻璃、异形铝板的成功安装。

看到服务区壮观的建筑、优美的园林景观以及内外通达的道路,洪旋觉得此时此刻,400多天的艰辛感受一扫而空。

工程技术部副部长孙军在现场抽检材料指标

如何迅速“绣”岭南韵味

为了赶在今年荔枝季开通服务区,柏桥服务区项目建设团队夜以继日蹲点督导管理,从开工建设短短15个月就顺利实现服务区正式开通运营。

“这是与时间的竞速。”柏桥服务区建设管理处工程技术部副部长孙军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2023年的备忘录。

按照常规项目基建流程,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但柏桥服务区需保证2024年春节前顺利开工,换言之必须在短短数月内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

“当时压力大得睡不着觉,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样能加快建设流程。”孙军回忆道。面对建设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团队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进入状态,立项审批、施工许可、招标程序……每一个环节都争分夺秒推进。建设管理团队白天开会协调,夜晚研究方案,周末成了“加速日”,全体成员以“5+2”“白加黑”的拼劲,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为了打造“岭南韵味、国内一流”示范性服务区的目标,团队必须以创新思维突破每一个技术难关。在方案设计阶段,项目团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天桥卷棚的结构受力问题成为最大瓶颈,设计方案多次被推翻重来。“那段时间几乎住在设计院,连续20天的高强度攻关。”孙军回忆,有时为了一个指标要反复讨论到凌晨。团队先后尝试了7种不同的结构方案,进行30余次受力分析模拟。当三维建模通过审查时,这位硬汉在晨光中红了眼眶,所有人都难掩激动之情。

从园林考察到网红厕所的人体工学优化,从预制装配工艺到锐意进取的创新活力,孙军用“绣花功夫”让岭南韵味在高速公路旁翩然绽放。

图片来源:通讯员供图

(作者:姚嘉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