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保障对于推动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广东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支持力度,在保障项目落地方面多措并举,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全省落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近日出台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中,也提到不少关于用地保障的新政。
5月12日,广州,在《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王功慧介绍,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广东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空间,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高地,以“一核一带一区”为引领,优化全省产业空间布局。为确保近期重大产业项目依法依规有序实施,促进工业用地集聚合理布局,该厅在全省范围内划定约600万亩工业用地控制线。
这约600万亩的工业用地控制线,将全省基础较好、集中成片以及其他重要的工业用地纳入工业用地控制线管控,保障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空间需求。在计划指标保障方面,广东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各地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人民币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足额保障所需用地指标。
新一轮政策专项预留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确保用地指标精准投放至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高、社会经济效益好、符合国家和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精准发力支持制造业当家,真正做到“只要有好项目,就不怕没地用”。
记者了解到,在创新土地供应模式方面,广东新一轮政策积极降低工业用地成本,减少制造业企业负担。
一方面,其降低土地竞买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出让土地按不低于底价的10%确定竞买保证金,地价较高的项目可分期缴纳,允许以银行保函代替竞买保证金,切实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其降低企业土地取得成本,鼓励工业用地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对已出让工业用地增加容积率和利用率的,在符合规划且不改变用途前提下,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为优化企业办事效率,新一轮政策聚焦减环节、压时限,扎实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积极探索用地用林联动审批,全面推进“拿地即开工”,推行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三证齐发”,实行设计方案、规划报建、人防、不动产登记多证组合式办理,最快1天可办五证,让企业“少跑、快办、省心”。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