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粤港澳大湾区双创教育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华轩
05-10 13: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9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智融双创育英才 慧聚湾区谋新篇”2025粤港澳大湾区双创教育论坛在五山校区举办。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10家投融资机构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人才培育、项目孵化、成果对接、导师辅导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重点支持面向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项目。

论坛特设“双创嘉年华”展览,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高校学生双创成果。本次论坛吸引了40余所内地及港澳知名高校、71家企业、68个投资机构及孵化主体到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

活动分为主论坛、湾区青年创业者先锋论坛和项目路演及投融资对接专场等多个板块。在主论坛环节,八位来自教育界、产业界、投资界的双创领域专家学者与实践先锋针对国际前沿科技趋势、专创教育融合、人才培养、跨学科创新、AI赋能实践、成果转化、资本助力教育等话题进行主旨报告,其中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张国威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张朝晖及澳门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助理教授鲁迪分别从跨学科引发创新、人工智能时代双创教育的资本赋能路径、澳门大学创新创业孵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享。

圆桌对话湾区青年创业者先锋论坛汇聚了5位来自医疗健康、数字科技、新能源及文化创意等领域的青年企业家,这些企业均成长于大湾区创新创业沃土。微远基因创始人许腾、有米云创始人李展铿、织锂新能源创始人胡希韬、Seek Within平台创始人曾晓露、优创译科技创始人陈冠华以“AI时代,创业何为”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他们结合自身创业历程,深入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双创资源的融合路径,剖析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变革,并就AI时代的创业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讨论。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围绕技术突破、实践方法论等议题与嘉宾展开热烈互动,粤港澳三地青年学子充分进行了思维融合碰撞。

在项目路演及投融资对接环节,由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遴选派出11个极具潜力的项目。现场由高校专家、知名投资人、企业高管组成评审团实时点评问答,挖掘项目潜力并促成精准对接。本次路演项目充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与特色——从广东先进智能制造到珠三角农业科技,从“多功能肢体辅助外骨骼”到“FormulationAI计算药剂平台”,从“智绘农稷智慧农机”到“LUCY AI电商引流系统”,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农业科技、AIGC营销传播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大部分项目聚焦大湾区特色需求,已落地大湾区应用场景。

此外,“双创嘉年华”展览吸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超过130个创新创业项目参展,展出逾50件实物展品,涵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及设备、教育科技、文创服务、乡村振兴、智能制造等领域,集中展示湾区高校学生在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现场设置无人机飞行、机器人巡演、文创手作、电子音乐体验、政策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为现场2000多名观众提供了一场科技与艺术共舞、产业与资本共鸣的成果盛宴,充分体现湾区青年创新活力与多元文化交融。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李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华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