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江门台山川岛乌猪洲高冠海域,清晨的薄雾中,渔民老李正站在智慧养殖平台上查看鱼群状态,平台搭载的智能养殖、监测系统实时跳动着水温、盐度数据。与此同时,100多公里外的珠海海鲈养殖基地,6万尾鱼苗正通过自动化接种装备跃入养殖网箱。
从能抵御17级台风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在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到让亩产提升17%的南美对虾新品种“中兴2号”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深蓝海面上浮动的不仅是普通养殖网箱,更是产自实验室的智能装备、优质种苗和智能算法。从“书架”走向“货架”,从“校园”走向“产业园”,中山大学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质种苗:养防兼治助攻养殖种业关
“凡纳滨对虾‘中兴2号’和‘海景洲1号’是我们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南美对虾新品种。”实验室里,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团队正在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解析海洋经济动物的基因组。解析之后,何建国团队对品种进行遗传评价,为海洋牧场提供优质种苗。
“‘中兴2号’具有更强的抗病性,且生长速度快,个体均匀,成活率高,养殖成活率相较上一代提高10%以上,亩产提高17%以上。‘海景洲1号’具有更高的存活率,生长速度较快,能够更早达到市场销售规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养殖环境。”何建国介绍。
养鱼先养苗,好苗出好鱼。据悉,中山大学积极承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战略种业振兴专项水产专项3项、“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九大主攻方向“南美白对虾种质创制与产业化”项目,开展鳜鱼、罗非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等海水养殖品种选育和推广示范,2024年5月,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建设“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
保障优质种苗培育的同时,中山大学同步推进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创新。在珠海海鲈养殖基地海鲈鱼苗放苗现场,其布置8台自主研制的鱼类疫苗注射接种装备,在4个小时内为6万尾海鲈鱼苗注射海鲈虹彩病毒和海豚链球菌二联灭活疫苗。
“针对珠海主养对虾、鱼类等品种,我们研发了病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8种,研制海水鱼候选疫苗5个。接种后的鱼苗抗病力强,养殖成活率高。”南方海洋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须再耗费大量人力,其研制的鱼类疫苗自动接种装备三代机和海鲈疫苗的“一体化”应用让接种速度达2000尾/小时,效率是传统人工注射法的3倍。
2024年7月,中山大学花鲈、双棘黄姑鱼、石斑鱼、黄鳍棘鲷、鞍带石斑鱼、红九棘鲈、海马等7个团队入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这些项目将为促进种业攻关、助推种苗产业化应用贡献力量。
平台研发:科技赋能“蓝色粮仓”建设
2023年11月24日,“珠海琴”平台在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主论坛上举行技术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作为全国首座可折叠、自主升降网箱的深海智能养殖平台,自2023年6月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以来,“珠海琴”持续引发行业关注。
“珠海琴”是由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和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设计、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投建的。在珠海市农业农村局、鹤洲新区筹备组的推动下,预计于今年6月在珠海大蜘洲海域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千万元。
“研发集成自动化智能养殖装备、海洋牧场环境监测预警平台、海上实验室等,大大提高海洋牧场的机械化、智能化渔业生产和数字化管理水平。”“珠海琴”研发技术负责人、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黄硕介绍。
技术创新,为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注入强劲科技动能。中山大学牵头设计研发出多种适应不同养殖需求和海况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硬”平台为科技赋能“蓝色粮仓”建设添砖加瓦。
“湛农1号”是国内首个自主升降的座底桁架式智能养殖平台,具备安全性、渔业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四大突出特性。2024年,“湛农1号”成功抵御17级台风“摩羯”的正面冲击。2024年8月,成功投放至江门台山川岛乌猪洲高冠海域的“台山1号”,以“大数据+AI”创建全国领先的智慧养殖模式,打造“海洋牧场+海上粮仓”融合示范样本。
“相对深远海养殖平台的研制推广,我们同时也在进行海洋牧场模式的构建以及海洋牧场监测预警系统这一类‘软’平台的建设工作,”南方海洋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那么,“软”平台又该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海洋牧场建设?
在珠海市大小蜘洲岛海洋牧场,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来志刚团队的海洋牧场预报系统正在为其保驾护航。“我们建立了高分辨率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型系统,实现了对海流、海浪、温度、盐度等要素的实时预报,进一步正在构建有关叶绿素和营养盐等生态要素的预报模型。”来志刚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中山大学还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发布与可视化平台的初步开发,构建多套预测模型系统,能为牧场预防海洋动力和生态灾害提供预警信息,为牧场选址和养殖管理等提供支撑。
推动转化:政产学研协同赋能海洋经济
生产、组装、调试,江门市新会区,“珠海琴”主体正在加紧建造。负责投建的广东大麟洋公司董事长蔡春有介绍,在珠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珠海琴”从首次亮相到正式开工建造,不过一年时间。
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是中山大学积极响应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号召:围绕海洋牧场相关产业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助力一座座“蓝色粮仓”崛起。
学校研发,企业转化。“珠海琴”的设计建造方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目前已与广东省内外多家企业签订定制合同,将在我国南方多个省市的海域推广应用。“‘珠海琴’创新采用‘保种育种+深海养殖’双模式,不仅提升鱼类品质与产量,更为石斑鱼等高价值品种的种业攻关提供平台支撑,很符合市场需求。”蔡春有说。
这是中山大学政产学研协同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校还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用相关技术和成果助力推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对渔民老黄来说,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研发的新型可升降重力式网箱让他不必再在台风天提心吊胆,“以前的网箱没有办法全部沉入水下,常常倾斜或者侧翻。”老黄说。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HDPE重力式网箱使用占比达90%。因为相较于“珠海琴”这类桁架网箱平台,重力式网箱造价更低,可以满足渔民小规模海洋养殖的需求,所以是广大渔民最容易配置主要装备形式。
“针对这个,我们设计出新型可升降重力式网箱,在台风工况下,通过气囊升降将网箱下沉至水面以下5至10米,能有效保障网箱本身和鱼的安全,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安全性高、可规模化推广应用等特点。”项目负责人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许亮斌介绍。
2023年以来,中山大学围绕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组织相关10余个院系专家团队,通过跨学科研讨20余次,先后赴湛江市、珠海市、山东省烟台市海洋牧场优势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凝练海洋牧场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一系列关于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方案。
据悉,中山大学还正推进在汕尾市设立海洋科学院,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技术示范基地,根据汕尾产业需求,来开展科技研发和推动成果孵化,助力海洋强省及汕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52
#读特小记者##暑假遛娃攻略#【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益路同行”长沙县百名宝贝练摊献爱心】(特约记者刘露 通讯员姜莎 视频制作罗璇)8月29日,由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联合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联合发起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 益路同行”长沙县宝贝练摊活动在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温暖上演。来自长沙县的百余名中小学生化身“小掌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商品”,通过现场摆摊售卖来帮扶县域内因交通事故致困家庭学生。“本季宝贝练摊爱心款将全部用于慰问长沙县一户因遭遇交通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孩子影响深远。我们的活动精准聚焦这一社会痛点,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微小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和前进的希望。”活动负责人罗辉女士表示。
00:22
映霞深圳福田河套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画面展现了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城市景观。可以看到错落林立的高楼大厦,其中有显眼的“河套壹号”高层建筑。区域内道路纵横交错,周边分布着众多建筑,远处还能看到深圳湾河流。夕阳的光辉洒在画面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呈现出合作区繁华且富有生机的景象,彰显了这里作为科技创新区域的活力与潜力。#读特小记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统一观看。 1949年10月1日,是我国正式成立的日子,在当时,我们冒着国民党反动派空袭我们的风险进行开国大典,装备有很多都不是国产的,甚至连飞机飞完之后,为了撑起场面,还需要掉头再飞一次,此时的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情?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了一线大城市,创造了众多发展的奇迹,在改革创新方面,更是在1987年出台全国第一个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 1999年,我国举办了一次世纪大阅兵的庆国大典,此时的我国,经历过动荡之后,已经逐渐在世界政治的大舞台上站稳了脚跟,已经有许多的装备实现国产了。 看这两次意义非凡的阅兵仪式,我们的心中是否激动? 是,我们确实会激动,刚成立时的中国,面临着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压力,经济的动荡,我们却依旧没有退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要想要和平,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作为和平的筹码。 今天这一次阅兵仪式已经不再是为了庆国,是为了纪念抗日胜利。这虽然不是第一次纪念抗日胜利的阅兵仪式,但也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从各方面落后到现如今在各领域都已经有了重大性的突破,甚至可以超越西方大国。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因为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只能拼命的向前。 今年,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45周年,也是我们第18次阅兵,回首往昔,我们从一个弱小的,饱受欺压的国家变成了如今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地位强大帝国。虽然我们历经了千辛万苦,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如同钢铁般,我们的先辈们将他们的血肉注进这钢铁之中,最终才矗立起了中国坚硬的城墙! 或许正是这次大阅兵,唤醒了现代青年在心中的正义,也时刻的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