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海关检出10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陈琳 王紫娟
09-29 12:3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广东省内海关对10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25年前8个月,广东进出口食品1887.1万吨,同比增加8.4%,价值1828.7亿元,增长3.8%。其中,进口1530万吨,增加8.3%,价值1371.2亿元,增长3.5%。同期,广东省内海关对10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广东省内海关以“四个最严”重要要求为根本遵循,扛起“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全链条严把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供港澳“菜篮子”新鲜直达,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在推动粤港澳三地食安共治方面,从2023年起,粤港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控制会议成为三地深化检验检疫规则“软联通”的关键平台,推动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促进生产生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至今已开展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等议题76项。

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广东对港澳进出口食品183.5万吨,同比(下同)增加11.5%,价值228.4亿元,增长3%。其中,广东对港澳进出口蔬菜及食用菌25.8万吨,增加40.5%,价值14.4亿元,增长13.8%。粤港澳三地持续加强合作,助力“湾区味道”跨境流通安全顺畅。

以生鲜跨境通关为例,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会同广州海关加强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合作,优化供港生乳监管,建立“联合监测、协同处置”机制,将抽检比例降至10%、通关时间压缩至6小时,叠加优先查验措施,整体通关效率提升约10倍,持续守护香港“奶瓶子”安全。

拱北海关对港珠澳大桥供港鲜活食品品类持续扩容、通关时间延长,进一步畅通湾区鲜活食品流通“生命线”。并且,推行进口澳门制造食品“一码通”模式,串联“企业申请、澳门市政署源头监测、海关通关验证、产品流向核销、全程风险交流”五大环节,实现跨境全链条监管可溯,通关时效提升30%以上。

广东省内海关严把进口食品准入关,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准入、检疫审批、监督抽检、不合格处置、应急管理和风险研判等措施,坚决守牢进出口安全防线,助力食品产业“走出去”。

据了解,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建立“点对点”监管协作机制,与广东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托联席会议、风险研判、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形成“从口岸到餐桌”闭环共治格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检验检疫处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海关将围绕2025年全国食安周海关总署主题日活动“共筑国门防线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深化粤港澳检验检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让“食安屏障”更坚固,“湾区飘香”更持久。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陈琳 王紫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