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车南下落地临近!会为香港、大湾区带来哪些经济效益?

香港经济导报
09-25 17:09
摘要

9月25日下午,香港经济导报、“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第二期“经导圆桌会”在香港成功举办,本次圆桌会主题为“粤车南下面面观”。

9月25日下午,香港经济导报、“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第二期“经导圆桌会”在香港成功举办,本次圆桌会主题为“粤车南下面面观”。来自香港、深圳两地政界、学界、商界的嘉宾齐聚一堂,进行观点分享与思想碰撞。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今年7月2日宣布,经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协商达成共识,“粤车南下”计划争取于今年11月正式启动实施,初步阶段每日配额100辆,车辆可驶入香港市区。

粤港双方一直致力推动各项跨境通行措施,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并用好港珠澳大桥。港车北上自2023年7月成功推出,越来越受香港市民欢迎,粤车南下是与港车北上的互惠安排。

今期圆桌会,本刊邀请到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发表致辞。廖振新表示,“我借此机会邀请在座的以及在看视频直播的旅游、酒店、商场、饮食、零售业界的朋友,抓紧商机,也尽显待客之道,为新的旅客群提供便利和优惠。用一句话来概括粤车南下的亮点就是:一座大桥,双重突破,百业受惠,无限机遇。我们会继续与广东携手,发挥粤港综合优势,实现1小时生活圈,让市民在生活、商务、旅游等方面轻松融入大湾区。”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发表致辞

同时,本刊还邀请到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立法会议员、中国香港汽车会企业事务顾问何敬康,香港菁英会主席、香港旅游业议会前主席、旅游界选委黄进达,“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主任朱岩,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何世杰,探讨粤车南下将为香港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隐患,以及相对应的发展策略。

粤车南下的多重价值和未来发展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带来了主题为“粤车南下的多重价值和未来发展”的演讲。张玉阁表示,基于⾹港普通法制度和⾃由港、城市经济体的特点,“粤⻋南下”较之于“港⻋北上”具有多重属性,因此更具重要意义和价值。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

张玉阁认为,“粤⻋南下”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在有序推进“粤⻋南下”的同时,应着眼未来,充分考虑“粤⻋南下”的顶层设计和推进策略。如明确未来5年(2030年)、10年(2035年)“粤⻋南下”的市场需求和⾹港的空间承载,充分考虑北部都会区建设进度和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情况。再如,逐步放开“粤⻋南下”通关⼝岸,根据“粤⻋”预约的⽬的地,允许其在⽅便进⼊⽬的地的⼝岸通关。

港府可考虑把计划扩展至外省车辆

立法会议员、中国香港汽车会企业事务顾问何敬康带来了主题为“探索粤车南下对经济影响,以及扩展至外省车的可能性”的演讲。

立法会议员、中国香港汽车会企业事务顾问何敬康

何敬康表示,大湾区经济深度融合下,两地牌和港车北上等政策,在休闲和探亲旅游以外,便利了港澳人士前往内地商务和公干,有利于大湾区经济发展,粤车南下这项政策,同样便利了粤地人士自行开车来港洽谈业务和见客户,有利于本地和大湾区经济。粤车南下停泊在香港口岸停车场再从香港机场转飞外国,将有利于香港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也可盘活机场岛的商场经济。

何敬康建议,在第一阶段运作顺利后,考虑把计划扩展至外省车辆,外省旅客往往会更加倾向于留港更多个晚上。但很多内地司机不适应香港的驾驶习惯,对香港的交通规则也不是很熟悉,政府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宣传。

倒逼和激励香港文体旅会展创新升级

香港菁英会主席、香港旅游业议会前主席、旅游界选委黄进达带来了主题为“粤车南下的‘文体旅会展’机遇”的演讲。粤车南下针对追求灵活、较高消费力、结合商务的优质客群,鼓励他们与香港有更密切的往来,自然能为香港的文体会展产业带来机遇。商务旅客、专业观众和买家可以更便捷到香港参与各类国际展会。

香港菁英会主席、香港旅游业议会前主席、旅游界选委黄进达

黄进达表示,粤车南下不只吸引客源,深远意义推动香港自身变革,产业升级,打开格局。更频繁、更深入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倒逼和激励香港的文化、体育、旅游和会展产业进行创新升级。赋予了香港“主场之利”,主动塑造与内地融合的模式与内涵。高端商务内地旅客直接感知香港的国际化平台、完善的法治、自由的经济体系,并且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庞大市场、创新动能和产业链进行无缝对接。现在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

长远应以跨境轨道交通为核心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主任朱岩带来了主题为“粤车南下:从跨境便利到香港交通承载力的平衡之道”的演讲。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主任朱岩

在朱岩看来,港车北上在口岸通行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其经验可为粤车南下的口岸规划提供参考。但在谈粤车南下之前,港车北上及两地车牌车辆的安排其实还存在很多优化空间。比如粤港“双牌车”要用指定口岸出入境。举个例子,如果被编配到深圳湾口岸,即便想从香港出发去深圳东,也要先从深圳湾口岸进入深圳,再东西向横穿整个深圳才能去到深圳东。如果“双牌车”可以有更多口岸选择,避免车辆过度集中,亦可减轻深圳市内交通压力。

朱岩表示,粤车南下可更精准地服务于个性化、灵活性的出行需求,从长远看,跨境轨道交通作为环保、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更应得到大力发展,成为服务大湾区大多数居民和通勤者的集体运输骨干。轨道交通可与港车北上和粤车南下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立体化跨境交通体系,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更畅通、区域融合更深入。

为香港中小企带来新商机

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何世杰带来了主题为“粤车南下对中小企的影响”的演讲。何世杰认为,粤车南下会便利两地市民互访,实现双向奔赴的期盼;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旅客群,也便利在粤的家乡亲友和生意伙伴来访,推动人文交流,让香港百业受惠,促进大湾区融合,为香港中小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但是,单靠政策本身是不够的,配套措施的完善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激发内地旅客的消费需求,让他们能够真正体验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特色商品,还有具吸引力的旅游体验。

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何世杰

何世杰表示,希望政府能在资金和培训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服务素质,更好地迎接内地旅客需求。例如,提供培训课程,教导商家如何提升客户服务和利用科技提升营运效率。这不仅能提高商家的竞争力,还能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经导圆桌会”作为香港经济导报主办的全新高端系列沙龙,旨在通过定期邀请香港政界、学界、商界人士就某一社会经济议题进行探讨,助力港府决策参考,参加第二期“经导圆桌会”的圆桌嘉宾亦获颁发“经导智库”专家聘书。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