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海“港澳青年十二条”补贴申报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自今年7月31日,前海管理局发布“港澳青年十二条”2025年度个人类补贴申报指南以来,在8月1日至18日的申报期内,前海累计收到2123名港澳青年的个人类补贴申报,数量是2024年的4倍。机构类申报达1177单,为2024年的2.5倍。
“AI太智能了!不仅能够自动梳理材料清单、比对信息,而且申请简单、到账迅速,让我们在前海工作生活更有动力和归属感。”来自深圳市嘉诚绿发科创控股有限公司的香港青年杨利表示。
政策红利惠及港澳青年,彰显前海强劲的吸引力与活力,这一热度飙升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前海以AI赋能补贴审批,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和透明度。
AI+创新,助力政策红利加速从“纸上”到“账上”
今年4月,前海率先启动“AI+审批”改革,建设集“AI智能申报、AI智能助手、AI政策管理、AI智慧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系统,并于4月18日上线首批AI审核资金项目外资奖励项目,实现随申随审、审完即发,思谋信息科技等5家企业提交申报后10天即获批扶持资金。
自8月1日起,前海上线专为港澳青年补贴设计的AI审核模块,借助业务流程重构、政策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港澳青年与其所在单位所需提交的申报材料大幅减少45%,个人类补贴扶持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青年个人账户,让港澳青年更快享受政策红利,切实增强获得感与归属感。
“这次申报太快了!”创富湾(深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香港青年赵志鹏兴奋地说,通过AI智能申报,马上就能看到预审结果,政策申报结束第三天,他就在前海管理局官网看到了补贴金额公示。
心联通促深港融合,港澳青年人均可领取补贴超4万元
与赵志鹏一同出现在第一批补贴公示名单的,还有深圳易事办贸易有限公司、深圳熹乐晶跨境电商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的36名港澳青年员工,合计获得超155万元补贴,人均可达4.3万元。
这些港澳青年纷纷表示,他们不仅在申请“港澳青年十二条”政策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流程便利、补贴透明,在平时也经常参与前海举办的各类政策宣讲会、企业沙龙等活动,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平台,更让他们在前海感受到“家”的温暖。
前海始终将深港合作作为发展的核心主线,从基础设施联通、规则衔接、民生融合等多维度发力,推动深港要素高效流动、产业深度协同、生活无缝对接,助力两地居民“心联通”。
在产业扶持方面,前海用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前海推出梦工场“1510”新模式以来,目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在园团队535家,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已推动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等香港重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入驻前海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连续10年举办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10000余个项目参赛,其中港澳台及国际项目超5000个、香港项目超2500个,前海成为港澳青年逐梦的热土。
在生活配套上,前海提供港青驿站,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及就业的香港青年提供过渡性的免费居住场所和一站式住宿服务,过渡期居住最长1个月,充分满足港青人才的多样化居住需求,港青人才找到稳定工作后,还可依据政策再申请人才房长期居住,最大程度让创业港青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审批全程透明化,筑牢“廉政防火墙”
AI让审批更透明高效。前海“AI+审批”模式构建严格风险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人工环节全程电子化留痕,做到“过程留痕、数据可查、风险可控”,实现智能审批、阳光审批、清廉审批。
作为中免(深圳)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据分析员,香港青年凌健去年5月来到前海就业,他提到,从申报到账全程透明,每一步都清楚,如需重新提交申请,系统也会清晰标注,方便修改重报。
“这种公开让我们对政策更有信心,感受到前海满满的诚意。”凌健表示,通过前海线上申请平台,他还了解到很多关于港澳青年生活配套方面的资讯,帮助他更快融入前海生活就业。
事实上,前海实施AI+审批改革是一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体现了主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政治自觉,是深化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创新性实践,也是运用数字技术规范权力运行、构建阳光审批机制的制度创新,通过借助AI技术,推动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提升廉洁治理水平。
据悉,前海将持续推进“AI+港澳青年补贴”模块迭代升级,进一步简流程、减材料、缩时间,按下政策兑现“加速键”,同时,前海将通过深化“AI+政务服务”,聚焦港人港企高频办事需求,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理”“秒速审批”,通过智能化手段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优质政务服务,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营造更优质便捷的环境,助力其扎根前海实现发展梦想,共谱深港合作新篇章。
(图片、视频由前海管理局提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温静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