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供电局强网架、优服务、促转型 护航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腾飞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通讯员 夏金凯 陈华仙
08-07 11: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8月8日,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2周年的日子。《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的电力守护者,深圳福田供电局以技术硬实力筑牢电网稳定。截至7月,河套合作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从2017年的11.2分钟压缩至趋近于零,一条“强网架、优服务、促转型”的电网之路正成为河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图为深圳福田供电局工作人员在河套利用路径探测仪对线路进行特巡。(皮昊书)

8年投入1.78亿元强健网架

“如果电压不稳,实验鼠脑电监测数据就会全乱套。”香港神经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陈薇指着恒温饲养箱说。过去,河套合作区的电源点“困”在广深高速以北,片区内老旧专变占比近90%,影响供电质量。2024年5月,110千伏言晨变电站挺进这片创新腹地,提前半年送电,承接住了当年新增24%的用电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套深港开放创新中心还“绽放”着一朵钢芯铜线的“紫荆花”。这是国内首次应用同母合环接线技术,即使遇到多路电源同时故障也能实现毫秒级复电。该接线自去年2月投运以来一直保持“零停电”纪录,相关技术被中电联组织的专家组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自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以来,深圳福田供电局已投入1.78亿元,推动河套片区配电网结构脱胎换骨;10千伏线路总长超190公里,为鹏城实验室等国家科研平台及高水平科研机构筑牢用电根基。未来五年,河套合作区还将新增4座变电站,助推重大战略平台高质量发展。

“身边的服务”助企惠企解难题

“没有产权证明,信用分就是通行证!”看着新落成的“湾区芯谷”数字科技园亮起,深圳市江贸工贸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陈再文为深圳福田供电局的“信用办电”服务竖起拇指。他手中的《企业信福分报告》,是该局联合深圳区政数局探索推出的,作为替代报装用电产权资料的凭证,为河套高压用户报装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企业享受更快的办电服务。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深圳福田供电局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用电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服务产业转型发展。为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深圳福田供电局还联合福保社区打造了“移动式”供电服务中心,旨在将客户所需的供用电服务送到身边,实现能源业务的集中办理、客户需求的快速满足。“支撑服务中心高效运作的是一支融合供电社区经理、设备工程师、工程经理、生态伙伴及社区网格员等专业人员的‘特种部队’。”深圳福田供电局营业部高级客户经理刘加巍说,该“部队”凭借敏捷高效的诉求收集解决与商机挖掘传递机制,已深入5大社区解决了295项用户诉求,传递商机85项,服务河套绿色能源大会等(小标题)重要活动保电“零差错”。

此外,该区域内高端制造业企业密集,对电能质量有着极高需求。深圳福田供电局还联合深圳供电局配网管理部等部门单位,积极推动在输电线路加装避雷器,在电压暂降高发时段帮助企业提升良品率,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并与企业达成共建高电能质量示范园区合作意向,以高品质供电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智慧“减碳攻略”赋能绿色发展

在河套科创中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工作人员受邀体验全市首个电力生态联盟系统,只需拖动鼠标,大厦全年用能曲线就能转化为定制版的“减碳攻略”。“这就仿佛是给企业插上绿色的翅膀。”发展署工作人员说。

这套由深圳福田供电局打造的电力生态联盟系统聚集用能需求深度交互、用能综合解决方案输出等功能,可为河套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能耗分析,提供节能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深圳福田供电局已向40余家生态伙伴发出应用邀约,组织生态伙伴为22家企业提供了38项综合用能服务方案。

从一纸蓝图到落子规划,从曾经的物流仓库到如今的“科研雨林”,深港协同创新高地加速崛起。锚定下一个10年,深圳福田供电局将继续强网架、优服务、促转型,全力做好电力基础设施稳定可靠、服务高效便捷、能源生态智能互联工作,续写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新答卷。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通讯员 夏金凯 陈华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