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障碍设施覆盖”到“无障碍生活体验”,深圳在走出一条更为包容发展的城市之路。近日,由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无障碍CityWalk”城市漫游活动正式启动,10位肢体、听力、视力残疾人代表作为首批体验者,手持《福田区无障碍CityWalk城市漫游行动指南》,沿着精心规划的路线探索城市魅力。
此次活动以“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为核心主题,旨在通过打造无障碍城市漫游体系,提升城市包容性,促进残健共融,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营造友好氛围。
多维路线覆盖,串联城市核心场景
活动同步发布的《福田区无障碍CityWalk城市漫游行动指南》,详细标注了各路线的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紧急呼叫按钮等设施位置。指南中“无眼碍”特别板块,为视障人士提供文字讲解版本和语音导航路线,真正实现“凭耳听、靠手触也能游遍福田”。
据福田区残联负责人介绍,指南将持续更新,未来还将结合高德地图app接入实时无障碍路线规划导行,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无障碍出行的便利性。
文化探城,艺术殿堂的无障碍畅行
城市漫游的核心地带,市民中心周边矗立着深圳的文化心脏。
深圳博物馆主要出入口均设有轮椅坡道,馆内虽部分设施条件、容量有限,但清晰的无障碍标识与厕位保障了基础需求。
关山月美术馆侧门专为轮椅通行优化,配备坡道与无障碍电梯。
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及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同样将无障碍出入口、卫生间及低位服务设施列为标配,深圳书城更在台阶处贴心增设坡道,确保知识殿堂向所有人敞开大门。
活力游园,公园绿道的全龄友好设计
城市绿肺成为漫游的重要驿站。
笔架山公园东门进入的桉树步道风景宜人,其体育公园创新融合运动与休闲,1.6公里环跑步道平坦宽阔,轮椅与婴儿车可轻松通行,智能健身区满足多元需求,无障碍卫生间覆盖南北两区。
上步绿廊公园带绵延3公里,以“全龄友好”为理念,高差处均以坡道衔接,沿途设有休息席位。
幸福廊桥是一座长达千米的景观廊桥,连接笔架山,可以直接通往莲花山公园和深业上城。其中,深业上城综合体每层均设无障碍卫生间,幸福廊桥与冬瓜岭地铁站均有无障碍入口。
无碍购物,商圈大道的便捷体验
繁华商区与特色街区展现出城市的温度。深圳节日大道作为国内首个节日文化街区,无障碍设施堪称样板。出入口、坡道、电梯、卫生间、母婴室、机动车位一应俱全。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COCOPark、皇庭广场等CBD地标,主要出入口均为无障碍设计,服务台提供轮椅租借服务。
红树碧海,连接山水的诗意纽带
新洲碧道这条近8公里的都市型碧道,沿新洲河串联山河城海,风景独好。空中栈道在新洲红树碧道的北面,一路向南可直达福田红树林公园。能在半空中一览新洲河畔的沿岸景色,空中栈道设有起点和终点两部电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是一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市政公园,同时又是一家兼顾生态保育与湿地教育的生态公园,无障碍通行条件良好。
美食打卡,立体交通的无缝衔接
八卦一路美食街作为深圳十大美食街之一,多家店铺增设轮椅坡道,其24小时开放的八卦七街无障碍卫生间解决了游客后顾之忧;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漫游的基石。活动路线深度依赖地铁网络,八卦岭、购物公园、黄木岗、冬瓜岭、少年宫等站点均标注了无障碍出口信息。观光巴士(人文历史线、科技生态线、城市夜景线)提供“指尖购票”服务,成为地面游览的补充。“深圳出租”电召平台及扫码叫车服务,则为点对点出行提供了无障碍选择。高德地图的无障碍导航功能,成为自主探索的数字化助手。
福田区残联表示,下一步将根据体验者反馈优化路线,鼓励市民成为无障碍出行引导员。从“无障碍设施覆盖”到“无障碍生活体验”。当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的脚步临近,深圳正以实际行动铺设一条不仅通向赛场,更通向平等、尊重与融合的城市之路。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