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该队坚持以“组织力”赋能“战斗力”,一体推动基层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心工作、队伍建设等深度融合,切实将口岸通关流量转化为服务发展增量。
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获评集体三等功、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党支部”、深圳边检总站“十佳过硬执勤队”,2024年获评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成绩突出青年集体,2025年获评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
扛牢一面旗 当党员突击队遇上22万客流
“口岸预计半小时后会出现高峰客流,请你20分钟赶到口岸支援现场警力。”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党员民警突击队员娄梦卿接到通知后,立即拿上警服,骑上自行车赶往福田口岸。这已是他今年第17次增援了。
2025年端午假期,粤港澳多地举办龙舟赛、美食节、演唱会等文化体育活动,“北上南下”加速融合,拥有便捷交通的福田口岸成为众多中外旅客的通关首选。5月9日,福田口岸单日客流量突破22.4万人次,创全面恢复通关以来单日出入境客流新高。
为应对日益攀升的口岸客流,该队组建“党员突击队”,并创新设立“党员先锋指数”价值体系,包括查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12项内容,激励支部党员争先创优。在党员骨干带动下,全队4次刷新深圳边检总站单日客流查验纪录。去年国庆节假期,该队党员突击队连续11天高强度作战,确保口岸通关高效顺畅。
守住一条线 39起案件背后的国门防线
“您好,这是您本人的证件吗?”青年党员民警刘慧芬盯着电脑上的照片,高度相似的面容细看却又略有差异。通过询问,最终该旅客承认冒用其双胞胎弟弟证件的事实。
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该队探索党建“七巧板”工作法,把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等7个要素像拼图一样有机组合,由各支委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对应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培训之中,常态化开展《强警直通车》《岗前八分钟》“圆桌研判小课堂”,以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专项研判,助推队伍执法执勤能力水平由“过关”向“过硬”跃升。
去年,有党员提出“青年民警培养”板块进度缓慢,支委立即将总站党委“百对师徒结帮带”部署加入该队“七巧板”工作法,加大落实力度。如今,这个由党员骨干和业务新兵组成的7组“对子”,帮助新警大幅提升了查验效率。新警代蕊在一次巡逻时,一眼看出一名出境旅客的异样,通过询问果断移交后台处理,成功拦截疑似赴境外从事电信诈骗人员。
2024年以来,该队累计促成刑事立案10余起、行政立案20余起,查获违法违规人员数量位居全站第一。
凝聚一条心 熠熠生辉的温暖坚守
“有这么多深圳的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给我们帮助和关心,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大山看世界。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受邀来深研学的广西三江县学子欧金缘,在执勤十五队党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上真情流露。
该队始终坚持用真诚与大爱传递国门温度、展现卫士担当。“山海”奖学金、 “公务员蓝”志愿服务、福利院“折翼天使关爱”活动、社区校园普法宣传教育、无偿献血活动……各类公益活动中都有该队民警的身影。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请问签注有效期如何查询?”“申请指纹登记备案需要什么条件?”类似的问题常常困扰准备出入境的旅客。该队将问题一一记录、整理分类,精心编制成通关指南,协助旅客解决实际困难。“小指南”帮“大忙”,便民举措获得了群众的点赞认可,警民关系在一次次互动中愈加情深。
在队伍内部,支部打造的“心灵驿站”成了民警的暖心港湾。党员心理咨询师高辉开发的“压力管理工作坊”,通过情景模拟帮助民警缓解执勤压力。去年,他们还创新推出“成长档案袋”,为每位民警定制“心路”发展规划,帮助民警缓解工作压力、纾解家庭矛盾……新警小邱在档案袋里写道:“除了父母亲人,支部是我第二个温暖的港湾。”
这种“家”的凝聚力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中尤为凸显。当台风“杜苏芮”过境导致福田口岸周边被洪水淹没时,民警们一个接一个拉着手蹚水上勤,全员到岗到位。党员们自发组成“安全保障队”,提供吹风筒、热水、面包,设置防滑警示牌等,守护每一名通关旅客。一位香港老人握着党员民警的手说:“看到你们胸前的党员徽章,就觉得特别安心。”
2023年以来,他们收到了24封群众感谢信、4面锦旗,每一封都叠成了小星星,装在队里的“暖心瓶”中,见证着警民之间最朴素的温情。
党建领航聚合力,南粤国门显担当。在查验台,他们是国门卫士,守护口岸安全无虞;在社会上,他们是温暖光源,用爱心热心托举点滴希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三审 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