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太极拳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届“深圳杯”太极拳比赛决赛在罗湖体育馆圆满收官。经过激烈角逐,全市600余名晋级选手在42个个人项目及5个集体项目中决出胜负,为赛事画上精彩句点。
本届比赛采用“东西分赛+总决赛模式”,东赛区(比赛于罗湖体育馆举行)与西赛区(比赛于岗厦北地铁站举行)共吸引1159名选手参与。其中西赛区依托地铁枢纽日均数十万客流,形成“观赛+消费”联动效应,周边商场午间客流量同比提升。赛事同步开启的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充分彰显“体育+商业+数字”的复合经济价值。
据介绍,本届比赛东赛区在专业体育馆呈现武术的竞技之美,西赛区则让太极拳“走进”地铁枢纽,建筑几何线条与武术韵律相映成趣。赛事设置少年组至成年组3个年龄梯队,“00后”选手占比达23%,打破“太极拳专属中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太极拳的哲学内涵和健身效果对我们年轻人同样有吸引力”,一位青年参赛者表示。
这种代际传承得益于深圳扎实的群众体育基础,“深圳杯”太极拳比赛成功为市民搭建起通往体育舞台的梦想桥梁。作为推动草根体育蓬勃发展的品牌赛事,它成功点燃全民运动激情,充分展现城市体育魅力。赛事期间,岗厦北站内自发跟练的市民络绎不绝,活动期间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拍摄留影……公共空间的体育参与性得到充分释放。
据了解,2025年是“深圳杯”品牌创立的10周年,站在推进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新起点,赛事以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为契机,营造“全民享健身 喜迎十五运”的浓厚氛围。太极拳比赛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结合的示范性项目,具有竞技水平高,观赏性强,参与性广泛,辐射力及影响力强等特点,已形成包含培训、装备、文旅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这场融合传统武术魅力与现代都市活力的体育盛会,既是深圳自主赛事IP培育的典范,也是“办赛事、办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