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与金融合作座谈会在福田召开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通讯员 姚静霞
20: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促进深新两地资本市场的高质量交流合作

5月21日,由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福田区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国际上市交流基地(深圳)主办的“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与金融合作座谈会”成功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深圳企业赴新加坡交易所境外上市及两地相关金融合作事宜,旨在全力提升深圳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助力企业拓展跨境融资渠道,促进深新两地资本市场的高质量交流合作。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金稳院相关负责人、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魏浩宇以及福田投控、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国投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平安证券、鹏华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博时基金、招商银行等20余家金融机构及上市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作为链接亚洲与世界的金融枢纽,新加坡的金融活力愈发引人瞩目。新交所也凭借其国际化程度高、联动能力强、投资者结构丰富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认可,并将其视为境外上市的可选地之一。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31%是外国公司,其中29%来自大中华区。新加坡市场成为诸多科技企业、能源和消费企业二次上市甚至上市的重要选择。

会上,魏浩宇指出,东南亚是中国企业出海首选的一站,新加坡交易所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多元化资产的平台,为中国企业利用国际资本进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他详细介绍了新加坡交易所最新的改革措施和未来的改革方向,以及中国内地企业赴新加坡上市、二次上市的相关规则和其他适合内地企业上市的策略,并就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新加坡特色金融做重点讲解。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企业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领域表现突出,新交所是亚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交易所之一,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规模巨大,期待借此会议为起点,未来加强深圳与新交所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企业上市培育、金融开放等方面的合作。

在区域金融协同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深圳福田区作为全国三大金融高地之一,其开放型金融生态正释放出强劲发展势能,与新加坡的国际辐射力形成呼应。数据显示,福田汇聚了深圳近六成的持牌金融机构,拥有600多家私募股权、创投企业,创投管理规模占全市50%。2024年福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09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在推进金融赋能科技企业的实践中,福田始终立足金融核心区优势,通过不断优化阶梯式资本服务生态,为本土企业构筑从孵化到上市的全程护航机制。

以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为载体,福田通过8栋特色楼宇构筑的物理空间与风投创投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的服务矩阵,系统集成监管协同、产融对接、产业聚合等核心功能。辖区重点建设的上市公司产业投资CVC创新中心,创新推出“1+2+2+5”服务框架(即1套标准、2个评估榜单、2个发展路径、5类资源对接),切实推进产融深度协同创新。与此同时,迭代升级的香蜜湖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2.0版本,依托“两大主体、两类资源”整合机制,构建涵盖梯队培育、专业辅导、资源链接及跨境合作的复合型服务平台,全面激活辖区金融资源势能,为金融科技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系统性支撑。

截至目前,福田区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9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55家,境外上市43家。

“福田区一直在积极推动企业多层次市场上市融资,关注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希望能与新交所建立联系,探讨合作模式,吸引新加坡基金投资国内项目,助力企业上市。”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场,来自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代表们还就ETF产品互联互通、债券市场合作、新股上市发行估值、“A+S股”审核落地、跨境资金募集等实务问题与魏浩宇展开深入交流,希望通过加强市场连接,促进两地资本的流动和配置,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深圳与新加坡的金融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对话平台。新交所的全球投资者网络为深企出海提供跳板,福田的金融生态则为国际资本配置中国机遇搭建接口。随着金融要素跨区域流动加速推进,深圳与新加坡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前景将愈发广阔,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通讯员 姚静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