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以“循环新坐标·智融华强南”为主题的华强南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园生态赋能暨行业交流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中信国际大厦信悦汇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龙头、科研院校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全国最大二手消费电子集聚区迈向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的全新里程碑,为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圳动能。本次活动由南园街道办事处和福田区商务局联合举办。

园区亮相——从“生态雏形”走向“价值共同体”
当前,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作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迭代升级的核心载体、全球消费电子循环产业的关键枢纽,福田区华强南片区仅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35个二手消费电子市场,7万多平方米经营面积,这里有8000多家商户,2万多名从业人员,高峰时期每日人均流量超8万人,年交易额达到200亿元,已形成“回收—检测—维修—销售—服务”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全链条生态。
南园街道相关负责人在园区推介中介绍,街道依托华强南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在福田区商务局等单位指导下,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造华强南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园。今年4月,街道推动深圳市通天地通讯市场有限公司入选国家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标志着华强南的产业升级,正式融入了国家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发展战略。同时,采货侠、天天速收、万机管家等一批线上头部平台企业进驻,为传统线下实体深度赋能。
活动现场,嘉宾们共同见证“华强南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园”正式揭牌,这既是南园街道依托自身产业发展优势落实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福田区打造“深圳市福田区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园”体系的先行标杆。

为二手消费电子检测中心、选品中心以及中信国际大厦授牌。
在聘请园区顾问环节,来自行业协会、头部企业、规划研究、律所媒体的12名嘉宾接过聘书,成为指导园区蓬勃发展的“智囊团”。在生态赋能环节,采货侠、天天速收、万机管家负责人分别结合企业优势介绍行业赋能方案,助力华强南成为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全链条、高效率、可持续”的福田样本。
服务升级——“双护航”+“双中心”全面产业赋能
信任是基石,合规是保障。去年,南园街道引导华强南片区线下电子市场、企业成立了福田区通讯设备行业协会,并发布了全国首套《信息通讯网络终端维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今年以来,通过法律护航“小个专”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了消费电子二手商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编制“正面、负面、案例”三张清单,帮助商户合规经营。同时推出华强南首家维修示范市场,将首批100家示范商户纳入了合规标准体系。
针对商户最关心的“资金难”和“信任难”问题,南园街道联合中国银行推出园区专属金融产品“再生贷”,联合平安保险推出“园区保”,为园区经营者提供信用护航。
依托采货侠平台,园区逐步建立质量认证和价值评估体系,打造“二手消费电子检测中心”和“二手消费电子选品中心”。“双中心”一个聚焦品质保障,提供商品溯源、合规检测服务,通过标准化检测为二手商品“验明正身”;一个聚焦供需匹配,提供流程化、透明化、规范化的交易体验,通过精准选品为流通链路“降本增效”。
打响华强南IP——“空间规划”+“品牌推广”走向循环经济高地
好的产业,需要好的空间载体。一方面,位于华强南核心区域的超甲级写字楼——中信国际大厦,凭借其智能化的办公设施、完善的产业配套,既是华强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重要空间体,也成为循环产业企业落户的“理想之地”。

另一方面,南园街道以“城市针灸”式微更新,为华强南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园规划了“一环引领、四点联动”整体结构,旨在通过清晰动线和现代导视,提升商业效率和逛游体验。同时正在打造深南中路沿线园区新地标和科技“灵动岛”花园。
目前,南园街道已启动“华强南消费电子循环产业园”整体品牌形象打造,并开启了产业园标识体系全球征集。下一步,南园街道将推动设立“华强南优选”认证体系,共同探索“市场主导、政府赋能”的新模式,将“华强南”从一个地理名词,打造成消费电子循环产业IP。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