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家园齐动手 华富街道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通讯员 赖诗怡
10-17 23: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以爱卫运动齐行动,清洁家园保健康为

当前是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我市正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福田区华富街道在全街道8个社区同步开展“环境清洁日—爱国卫生运动”,打响了一场以“爱卫运动齐行动,清洁家园保健康”为主题的环境整治与社区健康守护战。

17日早上,在梅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街道相关负责人正在做简短而有力的动员:“每一个积水瓶罐、每一处卫生死角,都可能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我们不仅要清理看得见的垃圾,更要消除看不见的风险。”简短的集结后,社区快速完成人员清点和任务分工,以网格为单位,化整为零,奔赴预先摸排确定的重点区域。

这样的场景同时在其他社区上演。各社区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多种高效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一社区一策、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梅岗社区推行“网格化+清洁小组”模式,每个网格由社区干部带队,联合物业、志愿者组成清洁小队,实现“片区有人管、点位有人清、问题有人报”的闭环管理。新田社区则组织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志愿服务队。年轻人负责爬高清理天台杂物、搬运重物;中年人负责清扫路面、整理杂物;老年人则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协助宣传动员、巡查提醒。莲花二村社区发动辖区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社区牵头、单位配合、居民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落地生根。

“环境清洁日—爱国卫生运动”,绝非简单的扫地除尘,其核心在于切断疾病传播链,特别是清除蚊媒孳生地。华富街道各社区行动小组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指问题要害。

“清”出安全空间。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楼道通道、地下车库等区域,志愿者们开展“地毯式”清理。那些被遗忘的废旧轮胎、闲置盆罐、泡沫箱、一次性餐盒……可能积水的容器被一一登记、清运。绿化带深处隐藏的塑料袋、纸屑也被彻底清除,让蚊虫无处“安家”。

“除”去潜在风险。针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社区联合专业消杀队伍,开展大规模的蚊虫消杀作业。伴随着喷雾机的轰鸣声,白色的药雾精准喷洒在草丛、下水道、垃圾收集点等蚊虫密集区域,有效降低成蚊密度。

“防”患未然之际。在清理与消杀之余,各社区同步建立起“日常巡查+即时整改”的长效监管机制。由社区网格员、物业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巡查小队,定期对楼道天台、绿化地带进行“回头看”,一旦发现新的积水点或卫生隐患,立即在社区联络群内通报并现场处理。

“宣”传深入人心。各社区的宣传小分队穿梭于楼栋之间,一边向居民发放图文并茂的防病知识折页,一边耐心讲解“翻盆倒罐清积水”的重要性。

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党员说:“我们打扫的不仅是街道,更是我们自己的家。健康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守护。”这句朴实的感慨,道出了“环境清洁日—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层意义——它不仅是环境整治,更是对家园的情感投入,是对健康生活的共同守护。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通讯员 赖诗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