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宝宝顺利出生,特别感恩专业的医护人员。”
“新院区环境舒适温馨,医护人员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在台风天感到特别安心。”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启动应急预案。全院10个住院病区照常工作,党政一把手和79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其中包括14位科室主任、8位护士长)。为防交通因素第二天人力不足,100名党员骨干一线医护人员主动留院备班,备足药品、氧气瓶等急救设备,总务后勤备好抽水泵、沙袋等应急用具。多次进行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演练,为妇女儿童患者筑起一个远离暴风雨的“安全港湾”。
23日晚,医院共有待产妇8人(顺利分娩2人),急诊入院2人。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台风来临前夕,3位患儿家属主动选择在安托山院区住院治疗。患儿小宇(化名)的妈妈表示:“新院区环境舒适温馨,医护人员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在台风天感到特别安心。”
新老院区的“接力”:为患儿点亮生命之光
24日上午10点,室外风雨交加,病房内宁静祥和。小宇笑得很灿烂。他到处走、到处瞧,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环顾整间病房:独立卫生间、沙发、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氛围温馨如家。
“这里的环境很好,我们住得很舒服。医生、护士对小孩很关心,服务态度特别好。去年孩子第一次入院的时候病情重,医生和护士们精心治疗,关爱孩子,有的时候他们每隔10多分钟过来问一下情况,感觉就跟自己家人一样。”患者的母亲倪女士激动地表示,“我们从老院区转诊到安托山院区。从一开始到现在,主任、医生和护士都一直呵护我家小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这个儿子。孩子现在恢复得这样好,我很感激他们。”倪女士数度哽咽。
安托山院区的“托举”:软硬件全面提档升级
据了解,医院从福民院区搬迁到安托山院区后,各科室的软硬件实现了全面升级。以中医科为例,科室总业务用房面积达4300平方米。中医妇科推出助孕安胎院内协定方20余种,在治疗不孕症、先兆流产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医产科打造“孕前中药调理-孕期膳食指导-产后中医康复”服务模式,特色突出;中医儿科推出“小儿推拿”“药膳指导”等特色治疗,广受家长好评;中医康复科将中医伤科手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提供推拿整脊、电针艾灸、穴位埋线、中药熏蒸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服务,将全力推动中西医协同守正创新,守护辖区妇女儿童健康。
此外,新院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儿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感控要求,采用柔和的色彩,旨在减轻患儿的住院恐惧感。每个病房都严格遵循高标准感控规范,为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构筑安全“防护墙”。儿保科设置了多感官治疗室、音乐治疗室、语言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运动训练室等特色诊疗空间,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无论“桦加沙”如何肆虐,病房的灯光依然温暖,医护的脚步依然坚定。一名护士对前来询问的患者家属说:“放心,我们这里有完善的应急保障,你们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编辑 王雯 审读 李斌 二审 李璐 三审 上官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