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在瞻仰过程中,总书记强调,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总书记为何将延安革命旧址称作“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从一段段历史与启示中我们能读懂这一比喻蕴含的深刻内涵。
从1935年至1948年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浴火重生,书写了永镌史册的辉煌。在延安,我们党经历了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党的七大、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翻开“这本读不完的书”,延安精神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
站在一个个革命旧址、一孔孔窑洞前,我们读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延安时期,我党我军处于极度困难之中。面对严峻的现实,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2月在党中央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向大家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同志,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开荒种菜纺线,帮助老百姓耕地种田。大生产运动为我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运动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等在杨家岭参观毛泽东旧居。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总书记在此次考察中深刻指出。
面对发黄的相片和斑驳的桌椅,我们读到的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内涵。
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召开。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时光流转七十余载。在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置身当年会场深有感触:“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
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在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坐落在中共七大会址旁边的土坡上。一孔孔窑洞一层连着一层。正是在这里,毛泽东撰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窑洞外,一方石桌,四墩石凳,静静地摆放在小院中。毛泽东和黄炎培曾在这里留下著名的“窑洞对”,深刻回答了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总书记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翻开一本本书籍、一页页笔记,我们读到的是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
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时至今日,在这里诞生的延安精神,依然滋养着每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在参观完延安革命旧址后,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延安地区生活劳动了7年,我的父辈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对这里十分熟悉。当年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每次路过延安,我都要来七大会址、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看一看。”
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一次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全党以史为鉴、开拓前进。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总书记深情告白人民:“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腾冲艾思奇纪念馆,总书记指出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总书记强调:“我们到这个长征出发地,就是来体验红军当年出发的情况。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
任时光荏苒,包括延安革命旧址在内的诸多红色文化遗产仍在以独特方式,向参访者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着精神的力量,彰示着共产党人要永远铭记和践行初心与使命。
“永远读不完的书”,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审核 洪鹏辉
读特热榜
1柯克枪击案嫌疑人身份确认!系犹他州22岁男子
2深圳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即日起,房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3联大通过决议,批准落实“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
4读特记者实探深圳西贝:“罗永浩菜单”已上线,店员称客人少了三分之一
5俄总统新闻秘书:俄乌谈判已暂停,波兰关闭边境是“情绪过激”
6iPhone 17系列预购:不足20分钟Pro Max全系首发日无货,橙色抢手
7直击首销日!华为MATE XTs三折叠屏全面开售
8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会谈,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TikTok等问题
9罗永浩“大战”西贝,真功夫“上墙”了,企业回应→
10存量房贷降息再度惠及深圳!多家银行今日公告不再区分首套二套,符合条件二套利率可下调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