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委组织部: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携手打造更加幸福美好家园

沈阳市委组织部
11-05 11:32
摘要

沈阳市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强化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着力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全力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新社区,打造了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的“幸福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先后3次到沈阳市多福社区、牡丹社区、长安社区考察,并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把脉定向。沈阳市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强化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聚焦老旧小区改造,着力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全力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新社区,打造了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的“幸福实践”。

组织体系“一贯到底”,凝聚治理合力

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市委书记任总召集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社会工作部部长任副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组建社区、农村等9个领域工作专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具体指导。推动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覆盖全市110个街道、1154个社区、7076个小区(网格)党支部、13309个楼栋党小组、25194个党员中心户,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互联互动的基层治理格局。以区域化党建带动一体化治理,健全和落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建立居民需求、服务资源、民生项目“三项清单”,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沈阳市于洪区阳光100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专属网格员等开展议事协商

网格管理“一网统管”,延伸治理触角

划分城市基础网格15000余个,推动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同网共治”,将水电气热等15个民生部门和服务企业的32项业务职责全部整合,将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等编入网格、“撒”在楼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构建“全市一张图”,形成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全链条办事流程,做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建成覆盖1154个城市社区、63万余栋楼宇、813.6万条常住人口信息的“电子装户图”,所有城市社区均开通12345热线社区网格账号,实现未诉先办、接诉即办、一办到底。

骨干力量“一心关爱”,激发治理效能

2022年以来,新招录社区工作者5400余名,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9人。出台提高薪酬待遇、畅通晋升渠道等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的10条举措,社区工作者平均薪酬达到5950元/月。打通“社区—事业—公务员”通道,目前已有27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录事业编制。依托“胡静琴书记工作室”等强化“导师帮带制”,通过跟岗学习、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把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成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头雁”。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建立社区报表“白名单”制度和基层治理“一套表”机制,让基层党员干部有时间、有精力走进群众、服务群众。

沈阳市大东区长安社区组织居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写春联、编中国结

民生资源“一体下沉”,共享治理成果

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进社区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依托“三零工作室”,推进“三清”工作机制进社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沈阳模式。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将小区内废弃锅炉房、自行车棚改造成居民群众家门口的活动场所,先后建成一批党建引领有力、服务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阵地。全面推行“党支部进小区(网格)、党小组进楼栋、党员服务进家庭”,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四进四建”,连续26年开展“共产党员社区奉献日”活动,以实际行动叫响“党派我来的”。

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开展“乐居多福 致敬祖国”升旗仪式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