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在推动科技自强自立,中文人工智能基建正迎来全新机会。”仿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发展中文科技,推动中文人工智能基建,提升科技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前不久,深圳出台“20+8”产业政策,培育壮大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其中,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培育的产业,引人瞩目。这位负责人表示,在此背景下,深圳可以利用产业优势,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特别是在中文人工智能基建方面需要加大规划建设。
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全国应急管理与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智库基石贡献奖得主、仿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钜波认为,在人工智能浪潮下,中文科技面临弯道超车的巨大机会。他表示,到2045年,将会有超过一千亿数量的物联设备连接使用,将创造出一张庞大的人工智能网络。“今天数字化的转型已经是把整个世界引入到第四次的工业革命中(工业4.0),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同时它是一个大脑的变革,是中国信息科技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中文人工智能基建技术研发带头人朱邦复。
飞龙码作为重大科研成果2021年在北京发布。
事实上,中文人工智能基建研发实现新突破,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经研发攻关,在2021年推出仿脑中文人工智能底层技术“飞龙码”(中文人工智能基建),为硬件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开发提供了成熟的底层技术解决方案。据悉,飞龙码体系是全中文知识产权的运算编码AI Computer Code,通过中文算法实现了让机器具备“有概念、有属性、有分类”等特性,懂得概念、理解、思考和判断,并能做出响应,从而打破传统人工智能依赖大量资料库支撑的检索型困局,做到真正的仿脑智能。
朱邦复文化基金会财团主席李柏思。
朱邦复文化基金会财团主席李柏思接受采访时提到,中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厂商,基本具备了芯片和关键硬件的生产能力,部分规模企业具备了操作系统的开发能力,但普遍缺乏自己的computer code,没有硬件底层中文计算能力。飞龙码刚好可以补位,为硬件操作系统提供底层技术支撑,赋予机器仿人脑的理解能力。“中国需要发展中文科技,需要有自己语言和文化作为数字化底层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中文科技底层技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深圳正在进行“双区”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以及产业的支持,有助于深圳加快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文中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原标题《推动科技自强自立 中文人工智能基建充满巨大机会》)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怡天